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30 12:13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直接就业效应 间接就业效应 投入产出分析
【摘要】:就业问题是经济学领域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我国是一个人口超过13亿的超级大国,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每年面临上千万的就业缺口。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做好就业工作显得尤为迫切。西方发达经济体早已步入服务经济时代,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不仅高于服务业整体的平均增速,也超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西方发达经济体促进就业增长的核心力量和主要渠道。重庆市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达,随着制造业加工程度的日益精深化,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也会逐步释放出来。同时,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人口基数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就业问题突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分析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现状之后,通过投入产出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各细分行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进行了测定。此外,还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空间进行了探讨。然后将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与全国整体及京津沪三直辖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推动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喜洲;;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空间与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艳琳,陶新桂;中国金融产业的就业效应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3 樊淑红;;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1年01期
4 吴z,
本文编号:1239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23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