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工业集聚的非线性效应——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30 18:37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工业集聚的非线性效应——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工业集聚 门限回归


【摘要】:基于1997-2012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以城镇化水平作为外生的门限变量,以熵指数衡量产业集聚程度,考察在城镇化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集聚的非线性影响,并探究该非线性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集聚在产生经济合作效应的同时,还产生非线性空间互补效应并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当城镇化水平跨过较高门限值时,该空间互补效应则有所减弱;工业集聚主要依赖于资本投入的增加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编号:71221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战略导入的投资决策与风险控制研究》[编号:710730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19;F4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企业在逐渐实现价值链的分解和服务性经济活动外包化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其具有产出无形化、服务中间化、人力知识密集化等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大的经济环境下,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集聚来降低交易成本、深化专业分工从而促进工业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2 徐全勇;;基于VAR模型的上海市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3 李文秀;李勇坚;罗春燕;;中国区域间服务业发展趋同还是集聚——基于省级分行业投资效率面板数据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4 顾乃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琢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封思贤;徐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3 王翔;;就业吸纳、产业集聚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4 胡际;陈雯;;生产者服务业对第二产业TFP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行业面板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5 邱瑾;戚振江;;基于MESS模型的服务业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以浙江省69个市县为例[J];财经研究;2012年01期

6 蒙英华;黄宁;;中美服务贸易与制造业效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7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8 韩峰;王琢卓;李玉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湖南省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9 张旺;申玉铭;;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10 "我国服务业工资差异研究"课题组;张军;;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服务业[J];调研世界;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2 白仲林;赵亮;;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伪面板数据门限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3 张丽霞;;政府投资能促进地方服务业集聚吗?[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彭方平;王少平;吴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现象——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5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6 秦嗣毅;;美国发展服务业政策措施及对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启示[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邓新明;许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门槛效应的分析[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8 申嫦娥;张廷一;;FDI对中国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基于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曾世宏;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1年

4 岳冬冬;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刘曙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申强;影响中国地域间生产性服务业差异的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贺书岚;“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生产者服务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元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程佳;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小霞;我国服务业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6 庞鸿艳;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刘权;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李文宇;本地市场效应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孙华海;临安农村商贸服务业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10 何永慧;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度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与重点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2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3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4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5 陈凯;;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6 郭文杰;;改革开放以来FDI、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影响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7 胡霞;;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变动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8 杨向阳;高觉民;童馨乐;;关于服务业集聚研究的若干思考[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9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10 王晓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云;我国的工业集聚及其效应分析——基于各省工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2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曾国平;曾三;梁彭勇;;我国工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2期

4 史一哲;;中国的工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分析[J];统计教育;2010年03期

5 黄阳平;;福建省区域工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J];东南学术;2011年05期

6 谷慧玲;;工业集聚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7 朱英明;杨连盛;吕慧君;沈星;;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及其产业集聚效果研究——基于21世纪我国省级工业集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8 陈刚;尹希果;潘杨;;社会资本、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柯善咨;姚德龙;;工业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中国城市的空间计量经济联立方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10 张艳平;;区域金融服务业集聚与工业集聚协调发展水平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永涛;李栋;魏天爵;魏艾林;;基于生态环境分析的西部城市人口与工业集聚模式研究——以乌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琳琳;加快西部工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步伐[N];焦作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培松;全力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N];遵义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培松;我市强力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N];遵义日报;2010年

4 杨丽娜 韦兵;高标准规划建设工业集聚区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N];焦作日报;2006年

5 曾琳琳 耿芳;统一规划 加快进度 尽快形成集聚效应[N];焦作日报;2006年

6 吕正军;焦作西部工业集聚区首批项目入驻[N];焦作日报;2006年

7 张蕊 王明月 古珍珍;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好工业集聚区[N];焦作日报;2006年

8 李立勇 宋庆军;博爱力推“工业城”崛起[N];焦作日报;2006年

9 赵金龙 张蕊;办好工业集聚区 打造新的增长极[N];焦作日报;2007年

10 仝伟平;紧紧围绕目标抓好工作落实[N];焦作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鸿鹰;工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探讨和中国经验[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仁桥;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琼峰;市场整合、工业集聚与统筹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诗莹;郑州市工业集聚区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姚德龙;工业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D];湖南大学;2008年

3 焦继荣;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顾宇;羊范工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5 吴宏丹;我国工业集聚对知识溢出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梁正;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7 王昕;中国工业集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莉莉;工业集聚及其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8年

9 刘哲怡;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对工业集聚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季阳;中国工业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0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240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