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2 07:00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重庆市 经济发展 影响作用


【摘要】:按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将出现“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上升,特别是关联性强、知识密集型、创新性和专业性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今世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直辖市,致力于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国家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些目标的完成都与生产性服务业息息相关。因此,研究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对重庆经济目标的实现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和特征;从迂回生产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及表现形式;其次,对先进国内外国家和城市的发展经验分析,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形成对比;再次,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最后,在前面的研究结论基础上,结合重庆实际情况,提出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综合分析,其中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采用描述统计分析,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作用和对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采用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可初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并且表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中金融业的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其次为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 2、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大的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在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吸纳就业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经济增长有正的促进作用,并且在1999年到2012年间,2006年以后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在2006年以前,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每增加1%,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94%;在2006年以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每增加1%,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78%。 4、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正的促进作用,并且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最大,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次之,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的产出每增加1%时,将分别带动重庆地区经济总值增加0.49%、0.21%和0.2%。 5、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有正的外部性,并且当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加1%时,其他除生产性服务业以外的所有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的总产出将增加1.06%。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9;F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2 刘辉煌;刘小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张丹凤;;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0期

4 易莹莹;席艳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11期

5 杜传忠;邵悦;;中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提升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郭怀英;;韩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7 邓丽姝;;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探讨[J];经济论坛;2010年02期

8 杨玉英;;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年11期

9 席艳乐;易莹莹;;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10 郑吉昌,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244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244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