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及战略对策
本文关键词: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上世纪后期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其非核心服务环节通过合约的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企业去完成,服务外包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由于服务外包既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属于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因此大力承接服务外包对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技术进步,扩大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本文以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及战略对策为题,重点探究了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就业效应及战略对策,共七章内容。具体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0章绪论。本章指出研究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经济效应及战略对策的背景与意义;确定本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给出本文的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1章服务外包文献述评及理论基础。本章在对外包、制造外包与服务外包进行了分析比较与界定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研究的现状,并从交易成本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产品内分工理论和合约经济学等理论探求了服务外包发生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最后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第2章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比较研究。本章从三个角度全面介绍了目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第一个角度是着眼全球整个服务外包市场,利用国际经济组织与各大服务外包研究咨询公司发布的统计及预测数据,对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总体规模、市场结构状况、市场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概况介绍。第二个角度是选取全球第一大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印度作为代表,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介绍其发展现状,寻求其发展经验,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到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启示经验与教训。第三角度是通过介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趋势,为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奠定必要的分析前提。 第3章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本章梳理了中外经济学家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理论观点,总结归纳了产业结构升级演变的一般规律,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本章重点探讨了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认为承接服务外包,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低价的各种生产性服务,使其能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助推我国制造业实现从低端向高端的升级;还能拓展现代服务业的种类和规模,扩大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壮大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我国第三产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的升级。本章还关注了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指出我国企业需防止被跨国公司锁定或套牢在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的风险,各地方承接外包的恶性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可能导致各地区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第4章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技术进步效应。本章沿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脉络,从理论上梳理了技术进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历程。本章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探求了服务外包对接包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指出服务外包企业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外部化过程、综合化过程与内部化过程构成了知识与信息不断转化的良性循环系统,接包企业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系统源源不断地从发包企业那里学习到了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从而实现接包方的技术进步与升级。本章从发包方与我国自身两个角度探求了影响我国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指出来自发包方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发包主体与发包行业、发包国的技术封锁政策、发包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等三个方面;来自我国自身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我国配套产业发展水平、我国与发包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我国企业的吸收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本章还分析了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指出当前我国主要通过示范带动效应、人力资本外溢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与产业集聚效应等四个途径带动我国实现技术进步。 第5章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本章应用保罗·萨谬尔森(Paul Samuelson)对国际贸易的分析模型阐释了服务外包就业效应的经济原理,指出服务外包也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求劳动力套利机会的产物,短期内的确会导致发包国一部分服务行业的工作岗位流失到承接国,影响这些工人的工资水平,降低他们的收入。但长期来说,发包国这些被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将会投入到其他劳动生产率较好的行业,在弥补服务外包带来的损失的基础上,还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因此,服务外包无论是对发包国,还是对承接国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本章还探讨了我国服务外包就业效应的具体表现: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我国服务业就业数量;通过产业关联与就业乘数效应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就业量的增加;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本章最后对我国服务外包就业市场的人才供需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我国服务外包就业市场的现状一边是人才需求旺盛,一边是人才储备充足,但是中间差一个转化环节。而服务外包的人才培训正是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转化环节,具备英语、计算机与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经过短期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就可以使我国大量潜在服务外包人才转化成为企业急需并且用得上的外包人才。 第6章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对策。本章介绍了科尔尼公司(A.T.Kearney)、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和翰威特咨询公司(Hewitt)服务外包选择地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分析认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与大规模制造业是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而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的匮乏、大型服务外包企业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中西文化兼容性差、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缺失是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劣势。最后指出我国应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实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在承接服务外包过程中注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加强服务外包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大批现代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为发展服务外包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实施大企业战略,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的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 第7章研究结论和展望。本章对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与战略对策的整体研究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研究结论,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等方法,通过回顾印度服务外包发展历程,不仅归纳出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而且探求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在的风险,从正反两个方面为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第二,理论分析上:(1)利用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之间的动态融合关系,运用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探究了生产性服务外包助推制造业升级的内在作用机理。运用产业内升级理论探究了承接服务外包对于我国从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攀升的作用机理。(2)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阿罗的“干中学”与罗默的“知识外溢”思想,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的SECI模型探究发包方企业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是如何通过这一转化模式流转到接包方企业,进而带动接包方企业实现技术进步与升级。(3)运用保罗·萨谬尔森国际贸易分析模型的思想,阐释承接服务外包对广大发展中国产生就业效应的经济学原理,指出服务外包也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求劳动力套利机会的产物。 第三,政策建议上:(1)指出我国应当立足自身制造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尽快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承接服务外包的技术进步效应;(3)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实习、实训和职业培训工作,使潜在的服务外包人才转化为企业急需的人才。
本文关键词: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4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