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就业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29 09:53

  本文关键词:服务外包:合约形态变革及其理论蕴意——人力资本市场配置与劳务活动企业配置的统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7辑)》2013年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就业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姚萍  常莹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视角,探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就业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投入产出表以及各行业面板数据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数量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对就业水平有积极影响,其中承接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大于承接服务外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国际服务外包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量的影响更大。

【作者单位】:
【分类号】:F752.68
【正文快照】: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中国拥有劳动力5.39亿,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26.4%,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02亿,比发达国家劳动力总量多72%。巨大的人口基数成为就业压力的重要原因;而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也突出了就业矛盾?,同时,正在推行的养老政策改革更是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俊;黄先海;;跨国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2 李娟;;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就业影响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孙宇;;国际服务外包、结构转型与扩大就业——基于中国的现实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4 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5 黄春媛;;国际外包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吕延方;王冬;;参与不同形式外包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动态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荣;王明喜;;机电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2 何勇;;新技术下服务产品“虚拟化”探究[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3 赵红;周艳书;;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因素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何兴容;陈勇兵;凡福善;;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5 吕延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产业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6 常黎;胡鞍钢;;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7 陈丰龙;徐康宁;;国际生产网络与地区发展差距:中国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8 杨文芳;方齐云;;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的劳动需求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转移承接国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9 孙持平;;人民币升值对上海经济结构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对策[J];金融论坛;2007年12期

10 刘刚;胡立;;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就业的影响:1994—2010——基于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申荣;童霞;吴林海;;环境约束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转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叶蓁;;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关于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鞠建东;马弘;魏自儒;钱颖一;刘庆;;中美贸易的反比较优势之谜[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吴昊;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卢建平;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及战略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周俊子;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岳;中国贸易结构变化对贸易差额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毛一卿;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程楠;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朱翔;基于要素供给视角的浙江省传统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熊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黄霞林;国际服务外包对于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7 余晓慧;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动态演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付勉平;比较优势与自主创新间的张力与协调[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9 杨素花;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杨婷;承接服务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德亚;董有德;;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2 郑吉昌;何万里;夏晴;;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3 任志成;张二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4 陈仲常;马红旗;;我国制造业不同外包形式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动态劳动需求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4期

5 孟庆亮;;服务外包国际化的经济学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1期

6 宋玉华;周均;;国际外包、就业和收入分配之文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7 喻美辞;;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外溢与承接国的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8 卢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9 徐毅;张二震;;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10 江小涓;;服务外包:合约形态变革及其理论蕴意——人力资本市场配置与劳务活动企业配置的统一[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津港;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及其内生结构突变检验理论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霞;曹惠;;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32期

2 谢蓉;;基于VAR模型的公共教育投资的就业效应[J];知识经济;2011年08期

3 丁婕;李川;苏思斯;胡佳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三个产业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组的数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8期

4 徐旭川;杨丽琳;;公共投资就业效应的一个解释——基于CES生产函数的分析及其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5 周铭;;服务业FDI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J];中国市场;2010年27期

6 胡德波;;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就业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7 彼得·奥尔桑 ,德林·凯斯 ,王亚栋;工业化国家就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一)[J];中国劳动;2005年07期

8 毕先萍;赵坚毅;;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7年10期

9 盈帅;毕雪晴;;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沙文兵;;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水平与波动性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东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案例与解释(1978—2006)[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陆景武;;迈向21世纪的世界观光旅游新趋势[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3 何建民;;上海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潜力、差距与路径研究——对上海建设国际与国内旅游消费中心的探索[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丁焕峰;;城镇有效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省1978~2005年的实证[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5 崔友平;;技术进步促进就业的理论、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宏洲;;我国利用FDI适度规模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李强;龙志和;王成璋;贾志永;;中国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王小广;;对近期中国投资过热程度及后果的分析[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丽杰;李廉水;;制造业创新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10 程晶蓉;;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N];人民日报;2004年

2 陈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李存才;[N];中国财经报;2006年

4 李建辉;[N];中国信息报;2007年

5 首席记者 齐泽萍;[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6 李小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7 葛道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通讯员刘晓平 余翠云;[N];孝感日报;2009年

9 社会学所 葛道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黄海霞 钟小燕 石瑾;[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沙文兵;人民币有效汇率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肖六亿;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红涛;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旭升;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郭丽娜;有效需求理论演进及其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张金英;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王承云;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刘新;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目标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2 孙彪;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对就业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3 彭绪庶;技术进步与就业量的变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赵琳;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5 曹安定;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阎波;凯恩斯之后不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中的微观基础述评[D];暨南大学;2007年

7 金丽丽;中国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的完全就业效应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毅;黑龙江省旅游就业的结构特征与发展潜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丁韦;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徐丽;承接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服务外包:合约形态变革及其理论蕴意——人力资本市场配置与劳务活动企业配置的统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97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