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第三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13:5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义乌市国民经济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第三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也逐渐增多,近几年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如何提高国家和地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当前义乌市产业政策的重点和方向,更是义乌市寻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情况下,研究义乌市第三产业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能够对今后政府制定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提供相关的事实依据。故此,本文对义乌市第三产业内部产出和就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上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并在分析义乌市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发现义乌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本文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把义乌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具体分了每一个阶段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首先系...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2-2008年义鸟市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变化情况
...弱1』伯节注州兰除‘‘髦黝颤黝鬓瀑蒸鬓蕉霸馨馨馨 薰薰瓢纂 纂 纂 图3.5义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和投资比重变化情况从上图3.5中可以看出,义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率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投资比重变化率增加的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大大提高,投资比重变化率少的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率也相应的减少。虽然存在2003年和2007年这两年的投资比重的减少,而第三产业增加值还是增加的情况,但是其余的6年里两者还是保持紧密的对应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至2004年的投资比重上升最快,对应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上升最快;2002至2003年与2004至2005年的投资比重都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 熊静,张书毓. 当代经济. 2010(18)
[2]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第三产业发展[J]. 马鹏,李文秀,方文超. 财经科学. 2010(08)
[3]主导产业提升县域城市化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以浙江义乌市为例[J]. 崔大树. 经济地理. 2010(02)
[4]产业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专业市场发展——来自浙江省义乌市的证据[J]. 陆立军. 开发研究. 2009(04)
[5]近10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演进及机制研究[J]. 张守忠,齐艳红,李玉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02)
[6]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J]. 李丽. 商业经济. 2009(07)
[7]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及合理模式[J]. 张南生,曾广录.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1)
[8]北京市生产者服务业聚集特征[J]. 邵晖. 地理学报. 2008(12)
[9]商业聚集经济性推动与消费需求拉动的耦合分析[J]. 赵晓民,王文革,陶咏梅. 管理现代化. 2007(05)
[10]构建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 曹盈. 商业经济. 2007(09)
硕士论文
[1]苏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研究[D]. 王倩.苏州大学 2010
[2]重庆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D]. 任振东.重庆工商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1875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2-2008年义鸟市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变化情况
...弱1』伯节注州兰除‘‘髦黝颤黝鬓瀑蒸鬓蕉霸馨馨馨 薰薰瓢纂 纂 纂 图3.5义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和投资比重变化情况从上图3.5中可以看出,义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率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投资比重变化率增加的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大大提高,投资比重变化率少的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率也相应的减少。虽然存在2003年和2007年这两年的投资比重的减少,而第三产业增加值还是增加的情况,但是其余的6年里两者还是保持紧密的对应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至2004年的投资比重上升最快,对应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上升最快;2002至2003年与2004至2005年的投资比重都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 熊静,张书毓. 当代经济. 2010(18)
[2]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第三产业发展[J]. 马鹏,李文秀,方文超. 财经科学. 2010(08)
[3]主导产业提升县域城市化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以浙江义乌市为例[J]. 崔大树. 经济地理. 2010(02)
[4]产业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专业市场发展——来自浙江省义乌市的证据[J]. 陆立军. 开发研究. 2009(04)
[5]近10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演进及机制研究[J]. 张守忠,齐艳红,李玉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02)
[6]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J]. 李丽. 商业经济. 2009(07)
[7]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及合理模式[J]. 张南生,曾广录.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1)
[8]北京市生产者服务业聚集特征[J]. 邵晖. 地理学报. 2008(12)
[9]商业聚集经济性推动与消费需求拉动的耦合分析[J]. 赵晓民,王文革,陶咏梅. 管理现代化. 2007(05)
[10]构建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 曹盈. 商业经济. 2007(09)
硕士论文
[1]苏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研究[D]. 王倩.苏州大学 2010
[2]重庆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D]. 任振东.重庆工商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1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93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