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16:25
对安徽省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区位熵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衡量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采集历年安徽省各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中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显著正面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根据计量研究结果提出政府应加大引导服务业有效集聚力,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高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引进高科技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等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现状
二、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
1.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的选择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量指标选择
(二)模型建立
(三)结果分析
三、启示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政府应加大引导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集聚力度
(二)完善新型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力促进生产性服务集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
(三)提高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引进高科技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J]. 吴风波,朱小龙.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8)
[2]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的实证研究[J]. 刘望辉,张奋勤,刘习平. 统计与决策. 2015(24)
[3]基于熵值法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J]. 杨丽,孙之淳. 经济问题. 2015 (03)
本文编号:3035166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现状
二、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
1.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的选择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量指标选择
(二)模型建立
(三)结果分析
三、启示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政府应加大引导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集聚力度
(二)完善新型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力促进生产性服务集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
(三)提高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引进高科技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J]. 吴风波,朱小龙.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8)
[2]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的实证研究[J]. 刘望辉,张奋勤,刘习平. 统计与决策. 2015(24)
[3]基于熵值法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J]. 杨丽,孙之淳. 经济问题. 2015 (03)
本文编号:3035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03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