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 21: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知识的进一步数字化和标准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非核心的服务业务外包给外部企业来执行,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专注核心竞争力等目的。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蓬勃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视域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参与群体也不断增多。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服务外包协会预测,目前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到2007年已增至12000亿美元。美国、日本、欧盟国家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发包国。印度、中国、墨西哥、巴西等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正成为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其中,印度是服务外包产业最大的承接国。接着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状况,并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通过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发现我国作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后起国家,具备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基础理论综述
1.全球价值链理论
2.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四) 本文的结构框架
(五)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国际化视域的服务外包产业
(一) 服务外包产业的内涵、分类及与制造外包的比较
1.服务外包产业的内涵
2.服务外包的分类
3.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的比较
(二) 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及在全球的发展
1.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
2.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3.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特征
4.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 服务外包产业的产生原因分析
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
(一)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1.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势研究
2.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劣势研究
(二) 比较研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与国外的巨大差距--与印度的比较
1.服务外包规模的比较
2.服务外包结构的比较
3.服务外包人才的比较
4.服务外包承接主体的比较
5.服务外包政策的比较
(三) 小结: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
三、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1.国际产业大转移的国际环境
2.我国政府的逐渐重视
3.强大制造业的基础作用
4.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效应"
(二)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1.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开拓欧美市场的难度较大
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 政府层面:为我国提供一个适应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基础环境
2.制度环境
(二) 企业层面:努力实现由价值链低端业务向高端业务的转变
1.做好全球价值链低端业务,把ITO业务做大做好
2.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大力承接BPO业务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J]. 董展眉,全立新. 商业研究. 2009(02)
[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国际分工研究[J]. 蔡永贵,张振.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活跃级中国经济新模式——服务外包研究[J]. 惠怀海,康韶立,梁工谦,马健诚. 软科学. 2008(12)
[4]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策略分析[J]. 刘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8(08)
[5]服务外包: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战略构想[J]. 李碧珍. 社会科学. 2008(07)
[6]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全面透析[J]. 何骏. 中国科技论坛. 2008(07)
[7]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J]. 杨继军,张如庆,张二震. 南京社会科学. 2008(05)
[8]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J]. 吴静芳.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02)
[9]服务外包理论演进研究综述[J]. 吴国新,高长春. 国际商务研究. 2008(02)
[10]基于全球价值链整合的中国企业服务外包承接战略[J]. 田毕飞. 商业研究. 2008(04)
本文编号:3272362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基础理论综述
1.全球价值链理论
2.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四) 本文的结构框架
(五)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国际化视域的服务外包产业
(一) 服务外包产业的内涵、分类及与制造外包的比较
1.服务外包产业的内涵
2.服务外包的分类
3.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的比较
(二) 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及在全球的发展
1.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
2.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3.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特征
4.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 服务外包产业的产生原因分析
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
(一)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1.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势研究
2.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劣势研究
(二) 比较研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与国外的巨大差距--与印度的比较
1.服务外包规模的比较
2.服务外包结构的比较
3.服务外包人才的比较
4.服务外包承接主体的比较
5.服务外包政策的比较
(三) 小结: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
三、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1.国际产业大转移的国际环境
2.我国政府的逐渐重视
3.强大制造业的基础作用
4.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效应"
(二)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1.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开拓欧美市场的难度较大
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 政府层面:为我国提供一个适应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基础环境
2.制度环境
(二) 企业层面:努力实现由价值链低端业务向高端业务的转变
1.做好全球价值链低端业务,把ITO业务做大做好
2.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大力承接BPO业务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J]. 董展眉,全立新. 商业研究. 2009(02)
[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国际分工研究[J]. 蔡永贵,张振.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活跃级中国经济新模式——服务外包研究[J]. 惠怀海,康韶立,梁工谦,马健诚. 软科学. 2008(12)
[4]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策略分析[J]. 刘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8(08)
[5]服务外包: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战略构想[J]. 李碧珍. 社会科学. 2008(07)
[6]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全面透析[J]. 何骏. 中国科技论坛. 2008(07)
[7]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J]. 杨继军,张如庆,张二震. 南京社会科学. 2008(05)
[8]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J]. 吴静芳.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02)
[9]服务外包理论演进研究综述[J]. 吴国新,高长春. 国际商务研究. 2008(02)
[10]基于全球价值链整合的中国企业服务外包承接战略[J]. 田毕飞. 商业研究. 2008(04)
本文编号:3272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27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