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23:42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体现各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领域。作为一个国家主要用来配置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集中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被当作是中心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反映。2017年以来,全球贸易持续扩张,世界各国的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经济下滑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各种突发事件也相对较多。所以面对依然严峻的国际形势,当然也有我国自身的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我国的经济增速开始变的缓慢,城市的各种问题开始凸显,从一些大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化进程对于服务业,更具体来说,是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研究城市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是符合当前大环境的需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很突出。本文在研究城市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系时,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理论方面,在参考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大多论文都是以面板数据为基础探讨它们相互之间的线性关系,而本文则重点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表现出的非线性的促进作用,并且充分考虑了空间因素,为以后研究...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动态趋势(2004-2015年)??
性服务业的研宄从2004年开始。另外由于我国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分??行业增加值的数据只汇总到了?2014年,所以只能得到我国2004-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图4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动态发展趋势。??200000??181056.10??180000???鬮??161592.70?讓??160000?-??140000?-?132830.08?|??116989?50?B??120000?■?ri?I??98162.72?_??100000?82555.?98?|??80000?.?74li33?H?謹??60000?47461.08?■??4〇〇〇〇?.屆?40物?45?圈i??_???圍I辱I?^?¥?1圍^腎??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图4?2004-2014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得出。??由图4可以看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2004??年的具体数值为35774.4亿元,2014年上升至181056.?10亿元,增加了??145281.70亿元,增长了?4.?06倍,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为22.?47%。??从结构角度来讲,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的具体数值为55.?41%,2014年上升至占59.?16%。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是相似的发展趋势
工业供给被迫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如??2004年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处于40%-55%之间,城市化率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的动态变化如图7所示,可以看到两者的上升趋势都比较明显。??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基于省际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J]. 蒋荷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2]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滞后面板模型[J]. 王悦,马树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4)
[3]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方法研究[J]. 张可云,王裕瑾,王婧. 区域经济评论. 2017(01)
[4]山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增长的互动关系——以粤北山区韶关市为例[J]. 刘红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17(01)
[5]产业关联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陈洁,王耀中. 经济经纬. 2016(06)
[6]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经济影响[J]. 陈红霞,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6(08)
[7]“三元”城镇化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作用机理、测度与实证检验[J]. 唐保庆,宣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06)
[8]知识溢出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J]. 刘妍玲,吴晓东. 金融经济. 2016(04)
[9]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分析[J]. 孙凯.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2)
[10]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J]. 黄亚捷.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6)
博士论文
[1]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 蒋时节.重庆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D]. 袁丹.广西大学 2016
[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互动关系研究[D]. 刘烁.浙江财经大学 2016
[3]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D]. 吕俊婕.南昌航空大学 2015
[4]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 王凯敏.华南理工大学 2015
[5]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范晓霞.河南大学 2015
[6]信息化影响我国服务业生产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孟令久.南京财经大学 2015
[7]我国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江洋.重庆工商大学 2014
[8]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策略研究[D]. 杨月鑫.天津师范大学 2014
[9]空间计量模型的权重矩阵构造与分析[D]. 朱文康.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0]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志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28759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动态趋势(2004-2015年)??
性服务业的研宄从2004年开始。另外由于我国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分??行业增加值的数据只汇总到了?2014年,所以只能得到我国2004-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图4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动态发展趋势。??200000??181056.10??180000???鬮??161592.70?讓??160000?-??140000?-?132830.08?|??116989?50?B??120000?■?ri?I??98162.72?_??100000?82555.?98?|??80000?.?74li33?H?謹??60000?47461.08?■??4〇〇〇〇?.屆?40物?45?圈i??_???圍I辱I?^?¥?1圍^腎??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图4?2004-2014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得出。??由图4可以看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2004??年的具体数值为35774.4亿元,2014年上升至181056.?10亿元,增加了??145281.70亿元,增长了?4.?06倍,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为22.?47%。??从结构角度来讲,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的具体数值为55.?41%,2014年上升至占59.?16%。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是相似的发展趋势
工业供给被迫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如??2004年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处于40%-55%之间,城市化率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的动态变化如图7所示,可以看到两者的上升趋势都比较明显。??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基于省际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J]. 蒋荷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2]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滞后面板模型[J]. 王悦,马树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4)
[3]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方法研究[J]. 张可云,王裕瑾,王婧. 区域经济评论. 2017(01)
[4]山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增长的互动关系——以粤北山区韶关市为例[J]. 刘红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17(01)
[5]产业关联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陈洁,王耀中. 经济经纬. 2016(06)
[6]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经济影响[J]. 陈红霞,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6(08)
[7]“三元”城镇化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作用机理、测度与实证检验[J]. 唐保庆,宣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06)
[8]知识溢出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J]. 刘妍玲,吴晓东. 金融经济. 2016(04)
[9]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分析[J]. 孙凯.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2)
[10]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J]. 黄亚捷.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6)
博士论文
[1]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 蒋时节.重庆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D]. 袁丹.广西大学 2016
[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互动关系研究[D]. 刘烁.浙江财经大学 2016
[3]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D]. 吕俊婕.南昌航空大学 2015
[4]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 王凯敏.华南理工大学 2015
[5]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范晓霞.河南大学 2015
[6]信息化影响我国服务业生产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孟令久.南京财经大学 2015
[7]我国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江洋.重庆工商大学 2014
[8]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策略研究[D]. 杨月鑫.天津师范大学 2014
[9]空间计量模型的权重矩阵构造与分析[D]. 朱文康.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0]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志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28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32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