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08:42
  为了进一步促进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具体方法,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介绍了新增长理论以及罗默分析模型,最后以罗默模型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关系较为复杂,但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目前扬子江城市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进而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 

【文章来源】:理论观察. 2020,(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引言
2.相关理论与计量模型
    2.1 理论分析框架
    2.1 计量模型设定
3.数据与变量说明
    3.1 数据来源以及对应说明
    3.2 具体变量介绍分析
4.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结果
    4.2 经验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J]. 谢泗薪,李晓阳.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8)
[2]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完全需求互动分析——国际投入产出视角的实证研究[J]. 刘奕辰,栾维新.  开发研究. 2019(02)
[3]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 国家,李橙.  学习与探索. 2019(04)
[4]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结构升级滞后并存之谜——基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视角的解释[J]. 余泳泽,潘妍.  经济研究. 2019(03)
[5]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能否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计量分析[J]. 陈恩,王惟.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6)
[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集聚外部性与城市规模约束的实证分析[J]. 于斌斌.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02)
[7]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胡锦锈.  新疆农垦经济. 2019(03)
[8]基于新增组织机构视角的科技文化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为例[J]. 黄震环,谢颖,黄小军,张仁寿.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9]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比较——基于面板数据分析[J]. 王琴英,程凤.  商业经济. 2019(02)
[10]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测度研究——兼析辽宁省地区经济影响的分析[J]. 丁洪福,赵丽洲.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6)



本文编号:3335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335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