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入对服务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
本文关键词:基础设施投入对服务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基础设施投入引致的要素积累效应纳入H.Oniki和H.Uzawa(1965)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广义基础设施投入影响服务贸易结构的理论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对80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及其分群组在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通、能源和通讯等经济性基础设施变量与服务贸易结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基础设施变量中,研发基础设施具有正向作用,医疗、教育和环保基础设施却呈负向作用,同时研发、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变量均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进口贸易有利于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而FDI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作用不显著。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不同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
【作者单位】: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服务贸易结构 要素积累效应 系统GMM方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省部共建基地项目(批准号:12JJD790024)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LY12G03013)
【分类号】:F224;F719;F28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基础设施涵义广泛,大体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类。狭义的基础设施指经济性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和通讯等,而广义的基础设施则除了经济性基础设施,还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教育、科研、医疗和环保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非常迅猛,创造了世界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凤;;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度及其稳定性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2 王煜;;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国际比较及优化[J];财贸研究;2007年05期
3 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2期
4 贺卫,伍星,高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2期
5 程南洋;杨红强;聂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8期
6 李秉强;;亚洲发展中成员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7 史自力;谢婧怡;;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8 王永进;盛丹;施炳展;李坤望;;基础设施如何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J];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9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10 舒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朴;技术变迁、要素积累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辽宁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毅;古代“茶马互市”贸易的分析及对现代贸易的启示[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黄毅;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曹滨斌;;甘薯产业比较优势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5 孙能利;;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途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6 汪琳;;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动态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08期
7 史晓瑜;;资源禀赋、竞争优势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战略[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8 胡又欣;比较优势理论到新贸易理论发展之浅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郑吉昌,周蕾;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晓西;;改革开放30年对外开放理论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比较优势与制度选择[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家胜;祁春节;;经济全球化、二元经济与新农村建设[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曼;;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弯道超车”——从比较优势陷阱的视角[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4 李辉文;陈赤平;;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论[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陈飞翔;刘佳;黎开颜;;自主创新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基于机电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6 殷凤;陈宪;;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度[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程恩富;廉淑;;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新探——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中的一个新原理[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惠兰;;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9 郑后建;华衍;;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应用与转变[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何昌;;从开放经济看建设环鄱阳湖经济区的意义[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2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林建安;中国苹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谭肖肖;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演进及新开放观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柳银娟;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决定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董洪梅;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珊;上海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定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李涛;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保障与制造业劳动力比较优势相关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安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9 文姝曼;产业边界视角下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冀国忠;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放;;国际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陈波,侯永志;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魏下海;;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J];财经科学;2008年02期
4 郭克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下)[J];财贸经济;2000年11期
5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6 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8期
7 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7期
8 陈宪;殷凤;;服务贸易:国际特征与中国竞争力[J];财贸经济;2008年01期
9 赵放;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的阶段性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8期
10 韶泽,婧峗;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J];财贸经济;199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贵全;后发优势与贸易利益[D];复旦大学;2003年
4 申朴;技术变迁、要素积累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邹东颖;后发优势与后发国家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6 孔令丞;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7 林红;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黄日福;我国中部地区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夏玉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白英姿;跨越比较优势陷阱[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春燕;贸易大国背景下优化我国贸易结构的政策选择[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2 杨金鸥;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陈燕清;技术进步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姚峰;美国服务贸易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莹颖;服务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卢登峰;韩国R&D投入与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连金秀;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吴雪;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中的人力资本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铁;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04期
2 李海波,孙桂芳,方士华,鲍杰;基础设施运作研究[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3 李建勋;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J];经济师;2001年01期
4 元;;发展基础设施的两种战略[J];城市问题;1985年03期
5 张月玲,马其华;实施BOT 促进西部基础设施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6 张秋明;绿色基础设施[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07期
7 王登嵘,马向明,周春山;转型时期基础设施供给演变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东莞为例[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8 ;明年北京市所有村庄将实现基础设施城镇化[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5期
9 ;2009:美国基础设施“成绩报告单”[J];中国三峡;2010年07期
10 王道南;蛇口工业区的居民生活[J];社会;198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嵘;马向明;周春山;;转型时期基础设施供给演变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东莞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罗必良;;基础设施的管制放松及其市场化[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星;孙建平;于丽英;;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5 赵喜君;;论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沃尔夫冈·施威茨;苏红;;计量基础设施——来自地区、国家、区域及全球的挑战[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陈锡金;;关于投资环境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五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薛培;徐璋勇;;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城市群节约集约用地课题组;杨世同;石涛;彭政前;孔朝文;;长株潭城市群节约集约用地特色体系框架研讨[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杜白操;;论城乡一体化必不可缺的五大支撑[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玺;十大重点公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推进[N];楚雄日报(汉);2008年
2 苏民;发展改革委发布第六号地震灾区基础设施抢修进展通报[N];经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胡占富;举全市之力集中治脏治乱[N];哈尔滨日报;2008年
4 王明伟;第三届城市经济文化发展高峰论坛举行[N];各界导报;2008年
5 记者 尤蔓 通讯员 钟京红;当阳大手笔建设“宜居”城市[N];三峡日报;2009年
6 孙忠诚 罗卫星;创建文明城市,大连踏上了新征程[N];大连日报;2009年
7 李依群;无为10亿元建设生态县城[N];巢湖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吴跃强;南昌荣膺“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N];南昌日报;2009年
9 张华 汪晓静 特约记者 陈庆;不用扬鞭自奋蹄[N];自贡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海保;区级政府越位土地买卖[N];财经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符安平;基础设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梁涛;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及其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6 于国安;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设计的经济分析[D];河海大学;2004年
7 刘向杰;公私合作项目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9 Edun Adetunji Olufemi;FDI对基础设施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香花;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梦麒;我国基础设施民资BOT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陈勇;我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险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3 袁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平衡分析[D];重庆大学;2001年
4 何斌;我国经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曹堂哲;当代中国政府在BOT中的作用[D];北京大学;2004年
6 刘渝;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市场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家昭;基础设施与住宅业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红晓;我国政府BOT发展政策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9 刘辉;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中的政府角色定位[D];西北大学;2005年
10 肖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物流发展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础设施投入对服务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4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