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的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式探讨
本文关键词:基于市场的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式探讨
【摘要】:科技服务业承担着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完成的重任,科技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既是达成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保障,又是提高科技服务业服务能力的基础。通过对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有效用的评价指标的遴选与运用,以及初步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帮助科技服务业明确现状,指出发展的方向。而基于科技服务业的源动力——市场(服务对象),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符合客户成本愿望、提供客户便利、强化客户沟通的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式,是指导科技服务业发展方向的主要工作。
【作者单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创新能力 市场 评价模式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11SJB630015)
【分类号】:F719;F276.4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缘起科技服务业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运用,为各产业提供智慧型服务,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宗旨的服务产业。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分类,科技服务业属于“鼓励类”产业,包括11个大类、23个小类的行业[1],服务的对象涉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良;许抄军;胡武;;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现状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2 陈和;周柠;刘靖瑜;;科技服务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4期
3 罗建强;赵艳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4 陈岩峰;严军华;李骅;吕一尘;;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市场化发展水平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3期
5 王晶;于建宇;刘会宁;赵楠;张文利;郭玉明;;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3期
6 田波;;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琴;吕冠超;;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兼论与江苏省的比较[J];广东科技;2011年15期
2 孙晓琴;吕冠超;;广东科技服务外包供需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孙晓琴;刘燕然;谭敏;;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关系研究[J];广东科技;2012年14期
4 邓良;许抄军;胡武;;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现状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5 陈和;;广东产业升级的科技机制:基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视角[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李进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对外经贸;2012年06期
7 杨欢欢;;科技服务业——河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4期
8 孟庆敏;梅强;;科技服务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9 陈岩峰;余剑璋;周虹;;香港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及对广东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5期
10 秦宪文;王惠玲;;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国际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京华;许为民;陈莹;;科技服务业:链接科技与经济的战略支撑产业[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敏;科技服务业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莹;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树林;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詹晖;长春市科技服务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邢玉婷;机床产业科技服务系统的功能及运营[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赖志军;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陈祖功;基于科技中介服务的成果转化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7 赵晓伟;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韩晨;面向区域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裴双果;新时期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方式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刘敏;科技服务业统计:对象与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苏秦;尹琳琳;;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2 董晓宇;郝灵艳;;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定量研究: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指数的测度[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3 孙晓琴;吕冠超;;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兼论与江苏省的比较[J];广东科技;2011年15期
4 李雷鸣,陈俊芳;理解企业外包决策的一个概念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5 胡军,陶锋,陈建林;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6 林民盾;杜曙光;;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7 张海霞;孙旭;;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生产者服务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05期
8 吴邦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J];管理世界;2003年01期
9 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年09期
10 钱书法;贺建;程海狮;;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新探——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莹;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勇;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范围界定和途径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玮;;浅析旅游服务创新[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赵沛楠;;科研力量撬动南开700亿服务业市场 专访天津市南开区区长韩宏范[J];中国投资;2011年05期
3 陈岩峰;于文静;;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广东科技服务业服务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4 谢耘;;中国企业技术产品创新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1年04期
5 李兴华;;关于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5期
6 ;2009'广东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7 张珍;;加强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 全面促进科技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8 杜群阳;朱剑光;倪春平;;拓展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J];浙江经济;2010年13期
9 潘赛;;江东区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路径探索[J];经济丛刊;2010年02期
10 黄和笛;何光秋;;温州:经济增长的新支点[J];浙江统计;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彩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2 彭兴黔;;发挥结构设计竞赛作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宫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5 廉凤梅;季贵斌;侯永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6 刘晓敏;;国家创新能力预警研究初探[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陈小刚;陈俊风;林善明;;《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培霞;;浅析学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术峰;;健康的心理,创新的摇篮[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候玉奇;;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张在新;开放式作文:如何考查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光纤惯导公司总经理 王巍;以原始创新能力立足市场[N];中国航天报;2007年
3 闫庆玲;周鹏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金昌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敬;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十强”新鲜出炉[N];中国信息报;2006年
5 普林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N];伊犁日报(汉);2009年
6 阎萍;创新能力 中学教育的大课题[N];山西日报;2002年
7 王喜霖 郝丽梅;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创新能力[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林布谷;加大科普教育含量 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2年
9 谢文砚;国内外企业IT创新能力大比拼[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0 闫明;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敏;科技服务业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2 丁建洋;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孙玉涛;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明星;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金花;宋诗与宋代商业[D];河北大学;2005年
6 杨丽伟;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凌;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邓立治;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雷小毓;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冰峰;大学物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云姝;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许正荣;基于创新视角的区域竞争力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整合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阎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吕绍锁;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一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10 傅梅烂;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创新能力演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9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66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