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制造业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7:07
本文关键词: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制造业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制造业产业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影响机制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三期叠加背景下中国经济即将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新常态下若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需要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着力点,都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专业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可以有效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成为制造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此外十八大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因此在新常态下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制造业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不仅是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落实新时期政府提出的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益探索。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分析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介绍,并综述国内外现有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包含三个章节,第三章首先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其次针对后者对前者的作用机制进行人为归类。第四章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进行划分,在划分基础上,探讨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理,随后在第五章中,运用2005-2012年省级而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对结构升级四阶段进行量化,分地区、行业将各阶段影响指标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增加值联立方程进行研究,验证结构升级对该行业的影响机制。全文第三部分是总结,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举措,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本文的结论:(1)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有促进作用;(2)核心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频繁发生有利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分区域来看推动效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3)技术扩散效应的发挥并未有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且从地区来看,技术扩散效应仅与东部负相关关系显著,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相关性不显著;(4)产业间需求关联效应的发挥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作用明显,且推动作用东部西部中部;(5)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会促进产业结构从合理化转向高级化,这种提升也会有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影响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F4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4
- 1.2.1 研究思路12-13
- 1.2.2 研究方法13-14
- 1.3 论文创新点14-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8
- 2.1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其分类16-17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16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及其分类16-17
- 2.2 制造业结构升级理论综述17-19
- 2.2.1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17-18
- 2.2.2 制造业结构升级理论综述18-19
-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综述19-21
- 2.3.1 全球价值链内涵19-20
- 2.3.2 全球价值链理论综述20-21
- 2.4 制造业结构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关性理论综述21-25
- 2.4.1 国外研究综述21-23
- 2.4.2 国内研究综述23-25
- 2.5 研究简述25-28
- 第三章 制造业结构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28-32
- 3.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28
- 3.2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机制28-30
- 3.3 本章小结30-32
- 第四章 制造业结构升级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分析32-42
- 4.1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32-35
- 4.1.1 核心企业技术升级32-33
- 4.1.2 制造业行业技术提升33
- 4.1.3 制造业价值链环节升级33-34
- 4.1.4 产业结构网络化34-35
- 4.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35
- 4.3 结构升级视角下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分析35-40
- 4.3.1 技术创新提升路径36-37
- 4.3.2 核心技术扩散路径37-38
- 4.3.3 需求规模拉动路径38-40
- 4.3.4 投入产出效率提高路径40
- 4.4 本章小结40-42
- 第五章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42-56
- 5.1 样本数据和变量指标42-46
- 5.1.1 变量选择42-45
- 5.1.2 数据来源45-46
- 5.2 计量模型46-48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48-54
- 5.4 小结54-56
- 第六章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举措56-62
- 6.1 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56-58
- 6.1.1 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路径56-57
- 6.1.2 组织结构变革促进路径57-58
- 6.2 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58-62
- 6.2.1 优化金融体系支持创新活动58-59
- 6.2.2 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建设59
- 6.2.3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59-62
-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军;干春晖;郑若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与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2 马珩;李东;;长三角制造业高级化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年10期
3 马珩;;制造业高级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4 綦良群;李兴杰;;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5期
5 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6 蒙英华;尹翔硕;;生产者服务贸易与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7 宋巍;顾国章;;关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的考察[J];商业时代;2009年18期
8 姚晓霞;;促进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8年10期
9 马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8期
10 杨仁发;张爱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714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71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