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生产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5:33
本文关键词:服务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生产性影响研究
【摘要】: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作为服务业中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污染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广西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起步晚、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广西经济的增长,因此,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如何促进广西经济的增长十分必要,此研究对于提高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了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概况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一个详细的文献综述;其次,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做了具体的界定,并研究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服务外包理论,为以后的研究奠下理论基础;再次,运用大量数据分析了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别列举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内部各个行业的具体发展概况以及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份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的比较概况;第四章,首先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然后运用2003年-2012年度的广西面板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具体原因,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本文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政府、市场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广西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9;F1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一章 导论10-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外研究评述11-13
- 1.2.2 国内研究评述13-16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16-18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8
- 1.4 创新点与不足18-19
-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19-27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述19-22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分类19-21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21-22
- 2.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22-27
- 2.2.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22-23
- 2.2.2 产业关联理论23-24
- 2.2.3 价值链理论24-25
- 2.2.4 服务外包理论25-27
- 第三章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27-45
- 3.1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概况分析27-33
- 3.1.1 广西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概况分析27-30
- 3.1.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占GDP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动分析30-33
- 3.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概况分析33-41
- 3.2.1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及增长率的变动分析33-37
- 3.2.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分析37-41
- 3.3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份的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41-45
- 3.3.1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份总体发展水平比较41-42
- 3.3.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份发展水平比较42-45
- 第四章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45-57
- 4.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45-47
- 4.1.1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45
- 4.1.2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45-46
- 4.1.3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优化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46
- 4.1.4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实现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46-47
- 4.1.5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47
- 4.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47-54
- 4.2.1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47-49
- 4.2.2 平稳性检验49-50
- 4.2.3 回归模型50-52
- 4.2.4 格兰杰因果检验52-54
- 4.3 实证分析的结论54-57
- 第五章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57-65
- 5.1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7-61
- 5.1.1 整体发展水平低下57-58
- 5.1.2 内部各行业发展结构失衡58
- 5.1.3 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低58-59
- 5.1.4 吸纳就业能力不高,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59-61
- 5.2 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广西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61-65
- 5.2.1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规模水平61-62
- 5.2.2 突出发展重点行业,合理调节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62-63
- 5.2.3 大力培养专业化人才,促进科技创新63
- 5.2.4 加强产业关联,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63-65
- 结论与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情况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星;;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J];当代财经;2012年03期
2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3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4 孔德洋;徐希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5 刘晶;刘丽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年04期
6 王之军;石奇;焦艳;;制造业结构差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阶段——基于效率提升视角的门槛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陆小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知识链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02期
8 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9 刘健;;我国生产性服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7年数据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刘俊宏;;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基于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754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75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