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城市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方法
本文关键词:改进的城市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方法
【摘要】:国内较少有文献将"会议竞争力"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议题进行研究,部分文献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然而相关文献提供的城市会议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模型构建和权重确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与拓展,探讨了一种基于G1-E法的城市会议目的地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G1-E法除了具备综合主客观两方面信息的特性外,还具备将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体现出来的特点,更加适宜对城市会议目的地进行竞争力综合评价。文章最后以17个旅游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评价结果比原方法的拟合程度更高。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G法 Entropy法 城市会议 城市经济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010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4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12ZBND01;11ZBND07B)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13GL38)
【分类号】:F299.2;F726.9
【正文快照】: 一、引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国际会议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Convention Associa-tion,ICCA)”2013年发布的全球会议业统计报告,中国2012年接待国际会议的数量(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位列全球国家排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超;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战略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4期
2 赵磊;庄志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8年10期
3 朱峰;;城市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中国沿海17城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1年02期
4 朱明芳;;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测评方法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7年02期
5 张发明;郭亚军;易平涛;;序关系分析下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6 张发明;;基于双重激励模型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怡;;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2 冷志明;;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3 黄钟浩;方旭红;张宁;张镒;;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徐红罡;薛丹;;旅游目的地仿生学空间关系研究——以安徽省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5 郑向敏;付业勤;;会展专业教育中的会议教育之相关问题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7 章锦河;刘珍珍;陈静;周晶;李曼;;中国出境旅游与国际服务贸易关系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10期
8 方法林;尹立杰;张郴;;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9 李文;许晖;黄小飘;;组织学习与国际化企业营销动态能力构建——基于华为、海尔、联想的跨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4期
10 黄勤慧;;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比较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浩东;;价值链视域下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思考[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3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4 吴湘繁;马洁;王永伟;秦双全;;基于产业技术变迁的组织变革模型:组织惯例演化视角——以百年柯达为案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5 杜俊枢;郭毅;;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包文莉;;动态能力理论的价值性困境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7 兰卫国;孟庆贵;杨新改;蒋勤;夏彬;;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度评价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月辉;王利;缪祺;;基于流程视角的动态营销能力构成及其与绩效的关系——来自450个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9 李辉;张晓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自主创新水平与组织动态能力[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4 袁国宏;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于秋阳;中国旅游产业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峰;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刘琳琳;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效率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白如彬;分销商跨组织私人关系、组织关系对速度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莹;黄山风景区旅游者忠诚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金明;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湖南省森林旅游产业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亮;基于游客评价的会展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杜轶凤;广州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邓晨晖;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西安旅游景区竞争力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玉涛;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业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杨洁钢;基于区域合作的长治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8 万珂;基于游客评价视角的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马星;灾后青川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10 鲁平;医学培训会议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杨燕;曾克峰;;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张梦;叶红;;东西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J];财贸经济;2006年05期
3 黄耀丽;李凡;郑坚强;李飞;;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4 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5 易丽蓉;李传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6 张发明;郭亚军;张连怀;;一种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J];管理学报;2010年09期
7 王凯;韩贵锋;;中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张洪祥;毛志忠;;基于多维时间序列的灰色模糊信用评价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郭亚军;马凤妹;董庆兴;;无量纲化方法对拉开档次法的影响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家祥,黎志成;基于组合赋权法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年04期
2 赵猛;;国内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以四家上市银行为例[J];商业经济;2009年02期
3 方毅;徐光瑞;;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5期
4 赵彦云;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问题和发展战略(上)[J];统计研究;1996年05期
5 李宝新,张淑莲;河北省地区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4年09期
6 索贵彬,张晓林;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第三产业竞争力评价[J];统计研究;2005年07期
7 赵莹;我国省级地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年17期
8 董小刚;王雪秋;;多元统计方法在吉林省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贺杰;关园园;;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6期
10 李军;孙敬华;;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比较与借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崔曙平;;构建绿色高效的城市物流网络[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政清;;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问题与发展趋势[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4 周国丰;郭秀芝;;“跟进机制”与沈阳经济跳跃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东升;孙晓霞;;休闲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动力[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周道炯会长致辞[A];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刘随臣;;循环经济与矿业城市持续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龙永枢;;城市经济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意义[A];第二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磊;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向前;;人力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福建泉州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汝财;冷水滩区构筑城市经济大发展格局[N];永州日报;2007年
2 潘强敏;浙江城市经济活力强劲[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萧山记者站 方亮 通讯员 高宾琪;专家鼓励民资进入城市经济[N];杭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钱伟锋;年轻人流行“换个城市过圣诞”[N];杭州日报;2010年
5 杨仕智邋李霞;看孟州如何做大城市经济[N];焦作日报;2007年
6 周明;抚顺大力加快城市经济转型步伐[N];辽宁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磊;城市经济:拉动区域增长的“发动机”[N];商务时报;2008年
8 朱勇刚;自古天道总酬勤[N];白银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邹吉宏;青岛会展整体亮相“8+8会议”[N];青岛日报;2006年
10 项玲;“做活城市经济”的可行之策[N];上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新建;山东省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信息化推广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刘颖;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冯先宁;城市经济聚散论[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权;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李广军;中国城市资源占用及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吕梁;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沈春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刘淑梅;中国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张岳;流动空间的生产与城市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李健英;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惠彬;基于博弈论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2 梁婷;兰州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3 代姗姗;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探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嫣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5 尹莉;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郭惠玲;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7 王晓栋;我国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郑伟俊;中小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倩;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邓雄才;服务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9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83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