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星巴克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星巴克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咖啡连锁企业,自从在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着其高品质的咖啡风味和独特的顾客体验式营销模式,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其快速的发展,短短近17年的发展,就使得星巴克中国市场成为了除美国本土市场外的全球第二大海外市场,在其全球发展扩张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希望通过分析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营销策略,当中国零售、餐饮等行业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相似发展情景时,能起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当今中国社会,人们普遍把“星巴克文化”定义为一种具有时尚气息、小资情调的代名词,并且星巴克门店也已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群消费聚会的典型场所代表。星巴克在中国是如何做到这样的成绩,并且根据星巴克企业在中国的扩张计划,未来的中国将开设更多的门店,伴随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扩张,星巴克是否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是否能实现继续扩张的中国发展战略呢?本文通过利用如五力模型分析星巴克在中国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来指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星巴克中国市场的顾客来探索拓展顾客消费群体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利用SWOT分析理论对星巴克中国内外部营销现状的分析,来研究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继续扩张的自身能力。将对星巴克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各种分析结果结合其所采取的STP策略、门店选址策略、顾客培养策略,从而归纳总结出星巴克在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星巴克 中国市场 营销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F719.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0
- 1.2 文章的内容及结构10-11
- 1.3 相关基本理论11-14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第2章 星巴克中国市场环境分析16-27
- 2.1 宏观环境分析16-21
- 2.1.1 政治环境16-17
- 2.1.2 经济环境17-20
- 2.1.3 社会文化环境20-21
- 2.1.4 技术环境21
- 2.2 行业环境分析21-27
- 2.2.1 行业内竞争者22
- 2.2.2 潜在进入者22-23
- 2.2.3 替代品的威胁23-24
- 2.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24-25
- 2.2.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5-27
- 第3章 星巴克中国市场发展分析27-37
- 3.1 星巴克简介27-31
- 3.1.1 星巴克公司简介27-28
- 3.1.2 星巴克市场发展现状简介28-31
- 3.2 星巴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31-33
- 3.2.1 专注于品质31-32
- 3.2.2 关注于人32-33
- 3.2.3 “第三空间”33
- 3.3 星巴克SWOT分析33-35
- 3.4 星巴克中国市场发展问题35-37
- 第4章 星巴克中国市场顾客分析37-43
- 4.1 顾客价值简介37
- 4.1.1 顾客立场的顾客价值37
- 4.1.2 企业立场的顾客价值37
- 4.2 顾客价值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分析37-39
- 4.2.1 顾客立场的顾客价值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37-39
- 4.2.2 企业立场的顾客价值与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39
- 4.3 星巴克顾客关系管理39-43
- 4.3.1 “第三空间”的营销理念39-41
- 4.3.2 顾客服务体验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41-43
- 第5章 星巴克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43-56
- 5.1 中国市场STP策略43-48
- 5.1.1 市场细分43-46
- 5.1.2 选择目标市场46-47
- 5.1.3 市场定位47-48
- 5.2 中国市场门店选址策略48-52
- 5.2.1 星巴克的市场布局48-49
- 5.2.2 星巴克门店选址的原则分析49-52
- 5.3 中国市场顾客培养策略52-56
- 5.3.1 品牌推广及本土化策略52-54
- 5.3.2 体验式营销策略54-56
- 结论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羊;星巴克也是新经济[J];科技创业;2001年02期
2 曾文祺;企业中的“星巴克”[J];中国企业家;2002年05期
3 宁高宁;星巴克[J];中国企业家;2002年09期
4 吕宜男;不妥协中的妥协 星巴克在海外的成功:新品牌的艰难创立与完整风格[J];中国商贸;2002年04期
5 林渌;星巴克:创造咖啡的特殊体验[J];中外企业文化;2002年17期
6 龚伟同;星巴克成功之秘:“拉关系”[J];商务周刊;2002年23期
7 陈素白;星巴克·小资·品牌幻想[J];广告大观;2002年05期
8 刘志明;;星巴克:品牌价值的最大赢家[J];经理人;2002年07期
9 巫燕玲;;上“星巴克”品味浪漫[J];大经贸;2002年01期
10 王和岩;高劲松;王越;;品味星巴克[J];中国商界;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伟;陈涛;;解析星巴克:咖啡豆王国里的经营魅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武红霞;;品牌建设学习“星巴克”(Starbucks)[A];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山西省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迎春;李景文;;组合巴克码分辨力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张惠;星巴克月底开张 成都咖啡添“味道”[N];成都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鲁 尹婷婷;12元品地道星巴克[N];成都日报;2005年
3 吴韵仪;星巴克——都会中的“绿洲”[N];证券日报;2003年
4 齐天志;星巴克——咖啡世界里的独孤求败[N];证券日报;2004年
5 刘仁慧;星巴克CEO:强悍“执行力”将灵感变成现实[N];财经时报;2004年
6 江雪;星巴克以文化塑造品牌灵魂[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胥会云;统一星巴克的“上海奇迹”[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张国栋;星巴克:何以在中国“疯狂”扩张[N];发展导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娜;在星巴克享受咖啡文化[N];国际商报;2002年
10 张辉;星巴克在中国如何作秀[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丹;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国庆;中国传统元素在星巴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徐峥;航空齿轮材料巴克豪森噪声检测系统设计及验证[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3 于依鸣;星巴克(中国)的跨文化营销策略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4 罗琳;星巴克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吴晓卉;金融危机环境下上海星巴克营销策略调整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胡昭阳;星巴克品牌跨文化营销的传播学分析[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黄宁;星巴克的营销案例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8 查星茹;星巴克品牌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张辛瑞;星巴克(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10 赵聪;18Cr2Ni4WA钢应力与巴氏噪声关系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7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85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