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对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所涵盖的国家规模较小、时间范围较早。而且,在探究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仅局限在进行实证和理论研究之后就提出政策建议,缺乏对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本文以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我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其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旨在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采用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比较,发现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其次,采用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将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日本,以及与我国发展条件相似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进行横向对比,,发现,我国的服务业总量偏低、就业吸纳能力严重不足、劳动生产率过低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的现象。 第二部分,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①制造业人工成本的提高有助于我国服务业GDP比重的提高; ②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利于我国服务业就业带动效应的提高; ③制造业人工成本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有利于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④制造业人工成本及对外开放度的加大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将各个影响因素纳入到国际比较视角中,探究各个要素的发展状况。发现:我国服务业各影响因素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较都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存在高级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不足、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相关产业支撑作用较弱及国内企业竞争程度偏低的现象。 第三部分,根据各影响因素发展不足,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伪城镇化”、坚持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发展、加强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并完善其发展政策和完善人才资本培养和引进机制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 发展现状 影响因素 国际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6
- 1.2.1 服务业发展现状述评10-12
- 1.2.2 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述评12-16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4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17-18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17
-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17
- 1.4.3 本文的不足17-18
- 第二章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18-30
- 2.1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18-24
- 2.1.1 服务业的总量分析18-20
- 2.1.2 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20-21
- 2.1.3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分析21-23
- 2.1.4 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3-24
- 2.2 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4-30
- 2.2.1 服务业增加值的 GDP 比重偏低24-26
- 2.2.2 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不足26-27
- 2.2.3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过低27-28
- 2.2.4 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28-30
- 第三章 我国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30-47
- 3.1 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30-32
- 3.1.1 高级生产要素30
- 3.1.2 需求30-31
- 3.1.3 相关产业31
- 3.1.4 国内企业竞争状况31-32
- 3.2 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2-38
- 3.2.1 数据来源及说明32
- 3.2.2 方法选取与模型建立32-33
- 3.2.3 实证检验33-37
- 3.2.4 结果分析37-38
- 3.3 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38-47
- 3.3.1 高级人才匮乏38-39
- 3.3.2 国内市场需求不足39-42
- 3.3.3 相关产业支撑作用较弱42-44
- 3.3.4 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较弱44-47
- 第四章 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47-54
- 4.1 改善服务业的宏观外部环境47-51
- 4.1.1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47-48
- 4.1.2 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伪城镇化”48-50
- 4.1.3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发展50-51
- 4.2 改善服务业的微观内部环境51-54
- 4.2.1 加强服务业开放力度并完善其发展政策51-52
- 4.2.2 完善人才资本培养和引进机制52-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8-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佩秀,周家江,谢英亮;卫生执法监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山东食品科技;2003年06期
2 陈三奇;技术实现影响因素刍议[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金剑;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赵广信,刘总理;我国统计公信力影响因素与提高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5年15期
5 姚春玲;;内蒙古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郑全全;赵立;;农民择业心理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2006年04期
7 许国斌;;浅析沟通在办公室管理中的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樊在勇;;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因素[J];施工企业管理;2006年07期
9 瞿华;;论教育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2期
10 侯剑平;;中国居民区域健康公平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_";周代全;黎川;;数字化X线摄影床旁照片体会[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庞玉锋;;保险业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莉;傅鹏程;王鲁滨;金鑫;;我国企业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思怡;李梦婷;池丽洁;周映;;个体吸烟影响因素调查——基于对19位吸烟者的访谈[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5 潘东旭;查冬兰;;上市公司诚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红梅;刘丽君;李明;;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艳;李培培;;良心行为影响因素的内隐与外显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陈立中;;转型时期我国城镇贫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9 廖凤林;刘霁炜;;大学生自我差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海敏;李建勋;;浅谈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 施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商品外弱内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N];山西科技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曹乘瑜;政策是医药股最大影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影响因素不一 麦价“内稳外弱”[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记者 曲德辉;下半年信贷投放存在两方面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09年
6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獭兔行情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8 李海辉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利率曲线:影响因素与改革方向[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9 通讯员 刘依;2009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要考虑更多交互影响因素[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骏;用户接受网上银行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沁芳;电子商务用户信任影响因素建模及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梅;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及建立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石晓晶;大学生网络购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段伟伟;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焦瑞;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吕军城;山东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D];潍坊医学院;2007年
6 田垒;3G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杜宇玮;国际对华产业转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汪宁;苏州高职生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及研究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郑丽敏;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中杰;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2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94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