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及激励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1:00

  本文关键词:“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及激励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以电代煤 供热项目 模糊综合评价 利益相关者 敏感性分析 激励对策


【摘要】:近年冬季我国诸多城市大面积、持续性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同时也暴露了以燃煤采暖为主的不合理能源消费方式以及长期积累的能源结构性矛盾。电能作为二次能源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更加便捷、安全、价廉和清洁的优势,在国家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电能替代战略下,“以电代煤”项目在供热市场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我国“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的推广应用却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如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补贴政策缺位且不稳定、利益相关者效益协调难等。本文建立了“以电代煤”供热项目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共18个指标。运用该模型对北京韩村河集中电采暖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中经济效益隶属于评语集“良”,而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皆隶属于“优”,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良”。由于项目的顺利推广需要电力企业、用户和政府等诸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和协调,论文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效益,针对项目推广中的主要激励对象——电力企业,设立了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贷款利率、优惠电价、单位替代燃煤补贴这4个政府激励对策。以项目内部收益率作为代表效益的指标,进行激励对策对项目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系数分别为0.015,-0.801,-7.32和0.192。由此可见,优惠电价是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此外,分析了运营补贴,税收优惠这2个项目中未考虑的因素对项目效益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针对“以电代煤”供热项目投资运营方和采暖用户的推广激励对策。
【关键词】:以电代煤 供热项目 模糊综合评价 利益相关者 敏感性分析 激励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61;F299.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以电代煤”项目效益分析研究现状10-13
  • 1.2.2 相关领域激励对策研究方法模型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论文的创新点15-17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7-28
  • 2.1“以电代煤”供热项目17-21
  • 2.1.1“以电代煤”供热系统组成及采暖方式分析17-19
  • 2.1.2“以电代煤”供热方式分析19-20
  • 2.1.3“以电代煤”供热方式比较20-21
  • 2.2“以电代煤”供热项目评价的内容21-22
  • 2.3“以电代煤”供热项目评价方法22-26
  • 2.3.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22-24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24-26
  • 2.4 敏感性分析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28-42
  • 3.1“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8-35
  • 3.1.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28-29
  • 3.1.2“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9-35
  • 3.2“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35-41
  • 3.2.1“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37-39
  • 3.2.2“以电代煤”供热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39-40
  • 3.2.3“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价等级40-41
  • 3.3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集中电采暖项目综合效益实证研究42-55
  • 4.1 项目概况42-44
  • 4.1.1 现有锅炉房供热面积42-43
  • 4.1.2 项目技术方案及设备43
  • 4.1.3 项目系统优选及运行策略43-44
  • 4.1.4 项目供暖方式44
  • 4.2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集中电采暖项目综合效益分析44-51
  • 4.2.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44-49
  • 4.2.2 项目环境效益分析49-50
  • 4.2.3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50-51
  • 4.3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集中电采暖项目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价51-54
  • 4.3.1 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51-53
  • 4.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53-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以电代煤”供热项目激励对策研究55-63
  • 5.1“以电代煤”供热项目现行补贴政策55-56
  • 5.1.1 北京市采暖收费标准55
  • 5.1.2 北京市现行供热补贴政策55-56
  • 5.2“以电代煤”供热项目利益相关者及其效益分析56-58
  • 5.2.1 用户效益分析57-58
  • 5.2.2 电力企业效益分析58
  • 5.2.3 政府效益分析58
  • 5.3“以电代煤”供热项目激励对策设计及敏感性分析58-60
  • 5.3.1“以电代煤”供热项目激励对策设计58-59
  • 5.3.2“以电代煤”供热项目激励对策敏感性分析59-60
  • 5.4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以电代煤”供暖项目激励政策建议60-62
  • 5.5 本章小结62-63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建;任玉珑;史乐峰;;基于电力供应链收益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2 何希庆;王周选;李晓江;王勇;任雪涛;;电采暖水源热泵等采暖系统的运行效果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年03期

3 蔡璐;;发达国家绿色税收的实践及启示[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5期

4 曹东莉;袁越;李志祥;;电能替代应用及效益评价[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年04期

5 孙艳伟;王润;肖黎姗;刘健;余运俊;庄小四;;中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6 梁彦庆;黄志英;冯忠江;李灿;;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7 王涌;曹志猛;马红;刘国庆;;乌鲁木齐市采用电采暖供热的可行性研究[J];新疆电力技术;2010年04期

8 王晓雨;;电力供应社会成本分析[J];中国能源;2010年07期

9 孟懿;;电采暖对黑龙江电网建设及运行的影响[J];黑龙江电力;2010年02期

10 张建国;刘海燕;张建民;董路影;;节能项目节能量与减排量计算及价值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策;乌鲁木齐市住宅建筑不同采暖方式的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24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024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