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业务处理平台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13 12: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业务处理平台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业务模型 工作流 工作流元模型 协同编辑 动态实例


【摘要】:大庆油田科技管理平台自2009年上线运行以来,实现了对科技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审核管理。随着科技管理模式的改变,原有系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原有的工作流程不容易适应业务的更新变化;原有的流程化业务处理模式降低了工作效率,需要同节点多人协同操作来进行改进;用户无法发起自定制业务等。因此本课题拟对原有的科技管理平台进行改进,通过构建灵活的业务流程分配机制、节点多人协同机制,以期提高油田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系统能够适应业务的不断变化。本文基于当前的课题需求,首先构建基于工作流的协同科技管理业务模型,抽取、分解科技管理业务,同时对业务流程实例化,并引入Web Services技术用以解决平台数据信息的交换和传递。其次,针对业务流程的动态性和协同性需求,从工作流定义阶段和执行阶段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根据需求扩展了工作流元模型,在执行阶段从流程的版本控制、节点的偏序关系和流程实例的修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一种动态实例修改的策略规则。最后,针对在协同编辑子模块中遇到的数据并发一致性问题,采用一种操作变换的并发数据算法进行了较好的解决。本课题针对协同业务处理平台的实际需要,将工作流动态构建技术、协同机制进行了有机地整合,并采用相应的系统开发方法,为平台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例验证,最终建立了以工作流为支撑的协同业务处理平台。
【关键词】:业务模型 工作流 工作流元模型 协同编辑 动态实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2;TP311.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1-12
  • 1.4 本文组织结构12-14
  • 第二章 协同业务处理平台相关研究14-23
  • 2.1 工作流技术研究14-17
  • 2.1.1 工作流的定义14
  • 2.1.2 工作流管理系统14-15
  • 2.1.3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15-16
  • 2.1.4 动态工作流技术16-17
  • 2.2 协同业务研究17-19
  • 2.2.1 协同编辑体系结构17-18
  • 2.2.2 协同编辑会话场景18-19
  • 2.3 协同业务处理平台模型构建19-22
  • 2.3.1 协同业务处理平台模型构建背景19-20
  • 2.3.2 协同业务处理平台模型体系结构20-21
  • 2.3.3 平台间的消息传输机制21
  • 2.3.4 平台间的系统集成21-22
  • 2.4 小结22-23
  • 第三章 动态工作流元模型研究23-34
  • 3.1 工作流元模型概述23-24
  • 3.2 工作流的路由控制结构24-26
  • 3.3 工作流中协同机制研究26-28
  • 3.3.1 协同活动的定义26
  • 3.3.2 协同活动的特点26-27
  • 3.3.3 协同活动模型描述27-28
  • 3.4 一种基于协同活动模型扩展的工作流元模型28-33
  • 3.4.1 协同活动模型要素28
  • 3.4.2 扩展改进的工作流元模型28-30
  • 3.4.3 工作流模型的形式化30-33
  • 3.5 小结33-34
  • 第四章 工作流动态修改及协同编辑算法研究34-44
  • 4.1 工作流动态修改研究34-39
  • 4.1.1 动态工作流修改策略规则34
  • 4.1.2 引入版本控制机制34-35
  • 4.1.3 过程实例的动态修改方法35-37
  • 4.1.4 过程模型的动态修改方法37-38
  • 4.1.5 一种模型实例迁移策略38-39
  • 4.2 协同编辑算法研究39-43
  • 4.2.1 常见并发冲突解决策略39-40
  • 4.2.2 协同编辑中相关定义40-41
  • 4.2.3 算法描述41-43
  • 4.3 小结43-44
  • 第五章 协同业务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44-52
  • 5.1 协同业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44-48
  • 5.1.1 逻辑架构44
  • 5.1.2 平台功能设计44-46
  • 5.1.3 数据库设计原则46
  • 5.1.4 主要数据表46-48
  • 5.2 平台系统的实现48-51
  • 5.2.1 协同编辑模型构建48
  • 5.2.2 流程模型区的构建48-49
  • 5.2.3 平台流程任务列表49-50
  • 5.2.4 协同编辑子模块50-51
  • 5.3 小结51-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7
  • 发表文章目录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勋,徐建波,陈海燕;工作流支持的邮电号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褚燕华;;基于电子商务的柔性工作流的研究[J];包钢科技;2007年02期

3 孙福权;陈廷斌;盛国军;;基于CBR的分布式工作流模型与管理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侯春俊;;基于J2EE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3期

5 刘亚军;;工作流在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1年02期

6 李洪宇;;工作流技术在ERP系统中的应用[J];炼油与化工;2011年03期

7 李春芳;乐晓波;龙鹏飞;胡立辉;;基于操作角色的工作流任务分派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成钢;王晓东;牛新一;;基于工作流的洗选厂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选煤技术;2009年06期

9 刘彦玲;吕树进;;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高校设备管理系统设计[J];煤炭技术;2012年10期

10 陆赛群,孙静,张海波;基于工作流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蔚;陈思;张侃弘;;工作流管理技术浅谈——如何实现企业业务信息化的工作流管理[A];上海烟草系统2002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2 李晖;王海洋;王文;;面向事务的工作流活动模型[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0年

3 连杰鑫;刘家茂;顾宁;;基于协作依赖的工作流过程优化[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3年

4 李新;薛永生;;可重构工作流系统设计方法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5 叶寿生;汪涛;郭永林;;LTFP intelliFlow~汶工作流管理系统[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6 冯波;徐建良;;支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元模型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7 丁华;王秀坤;周永晖;;基于改进移动模型的迁移工作流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8 崔立真;王海洋;;基于主动过程视图的工作流管理和监控[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9 欧阳青;;工作流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八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吕刚;王坚;严隽薇;董志斌;;工作流技术及其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志澄;成功实施工作流管理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柏东明 曾丽花 郭以东;定制企业工作流服务[N];计算机世界;2011年

3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信息技术部李涛、娄国伟、曾钦祥、吴安平、童海涛;实现多任务域工作流[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王沛霖;驾驭流程 创造价值[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李农、张京辉;客服中心上档次依赖工作流管理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何吟;“行业”标签让SunFlow更醒目[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优利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倪佳;影像与工作流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N];网络世界;2001年

8 邹洪强;应用系统的另类整合[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于春玲;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新亮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山西焦煤集团驻深圳办事处 刘鹏;基于企业过程建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N];山西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荣斌;实例密集型商务工作流任务调度与分配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刘怡;基于工作流的连锁超市生鲜货品营运流程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英博;工作流运行时人员智能分配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王睿;面向目标的迁移工作流主动服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吴修国;面向目标的迁移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丁柯;网络分布计算中的事务工作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7 肖郑进;面向企业应用的工作流精简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柯飞帆;面向分布应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田珂;开放网络环境下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程杰;迁移工作流过程分解及其规划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锋;基于客户交互关系的服务工作流优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严刚;分布式工作流事务处理建模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敬刚;基于活动信息传递的工作流验证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永;基于移动Agent工作流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梁晓明;工作流技术及其在外商投资审批(绿色通道)中的应用[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2年

6 段江波;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安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赵淳;一种可适应性工作流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8 张海;工作流技术在法院案件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7年

9 周文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杨环;分散式跨组织工作流执行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4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024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