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国际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7 08:30

  本文关键词:国际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出处:《亚太经济》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汽车产业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 贸易竞争指数


【摘要】:本文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为对象,综合运用VSS指数和TCI指数进行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的汽车产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有助于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运用计量回归分析证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加深促进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没能促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价值链地位迅速提高,主要因为相关科技投入及配套设施不充分,这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Abstract]:In this paper, China's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the target,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VSS index and TCI index to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is still low, and it does not ha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 degree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s deepening,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uto industry.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ccelerates the China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 parts industry was not able to contribute to China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industry value chain position increased rapidly, mainly because th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acilities are not sufficient, this is a breakthrough in China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12BJY07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要素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趋势研究”(13JZD010)
【分类号】:F426.471
【正文快照】: 一、文献综述产品内分工,又称为垂直专业化分工。目前更主要的研究范畴是跨越国境的产品内分工,这一概念定义下的国际分工将国家间的分工方式由产品层面的水平分工深化为同一产品不同生产工序的分工,因而也被称为国际产品内分工1。这一分工方式的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的不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主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评价(1997年)[J];建筑经济;1998年06期

2 ;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升至世界第31位[J];电器工业;2002年07期

3 石滋宜;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年02期

4 李拓晨,王延伟;如何提高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4年06期

5 宋丹妮;宗刚;;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6年01期

6 方远明;;中国铁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7 卢小金;;大国市场对培养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21期

8 宋英华,万君康,张乃平;美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年04期

9 王延中;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2002年01期

10 张平;略论发展行业协会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建材;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一;许月丽;;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之实证研究[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聂秀东;徐宇辰;王志刚;;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3 翁乾麟;;关于提高广西糖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浅见[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屈人愚;;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兼谈企业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汪涛;赵彦云;;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预测[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6 陈新建;金燕;黄秉智;;香蕉国际竞争力与贸易格局分析[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段红艳;徐法;;我国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晓光;;积聚优势、调整结构,提高辽宁果业国际竞争力[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9 陆继锋;沈宇;;中国烟叶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思嘉;;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看中国入世后制造业的全球定位[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凌林;充分发挥自我优势 增强国企国际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裴s,

本文编号:1340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40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