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中国轻、重工业企业集约用地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15:51

  本文关键词:中国轻、重工业企业集约用地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出处:《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 土地 集约 影响因素


【摘要】:工业用地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是缓解工业用地供需矛盾,保障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研究深入至微观企业层面,分轻、重工业比较分析工业企业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利用统计性分析和计量方法,系统研究了1999~2009年我国5个代表性省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与影响因素差异,检验了企业属性、投入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轻、重工业内部均存在企业用地多寡不均现象,且重工业企业土地利用集约度明显高于轻工业企业;影响轻、重工业企业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因素存在显著差别,其中,劳动、土地价格因素、人均GDP和内陆港口城市属性对轻工业企业土地利用集约度存在显著影响,而研发、补贴因素、城市规模、与最大港口距离、和企业规模因素则相对更为显著的制约重工业企业集约用地。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微观视角下工业企业集约用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优化”(批准号:71403038)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2YJC790267)
【分类号】:F425;F301.2
【正文快照】: 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工业用地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土地的粗放利用和浪费却十分严重,在此背景下,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日益引起各方关注。1999年,国土资源部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列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一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集约用地[J];国土经济;2002年10期

2 沈华祥;转变用地观念 创新管理方法 不断提高集约用地能力[J];国土资源通讯;2004年10期

3 ;国情的必然选择 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在义乌召开[J];浙江国土资源;2005年07期

4 王松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J];浙江国土资源;2005年07期

5 张永强;利用多层标准厂房 建设企业孵化基地——郑州高新区集约用地的创新实践[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8期

6 ;我们是怎样节约集约用地的?[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8期

7 冯申义;坚持集约用地 保障经济发展[J];国土资源通讯;2005年19期

8 李五云;希望之路——郑州市节约集约用地纪实[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9期

9 杨明生,龙四龙,陈勇;村庄建设:要变粗放用地为集约用地——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浅析村庄建设粗放用地现象[J];小城镇建设;2005年10期

10 丁万良;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J];青海国土经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勇;;浅谈如何推进农村集约用地[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升远;;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左春生;;节约集约用地新制度探讨[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4 陈剑清;;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论文集[C];2009年

5 王大业;;关于对白城市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建议[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小勇;;浅谈如何推进农村集约用地[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林俊;;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军征;;创新节约集约用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9 徐小峰;;节约集约用地,转变发展方式[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10 陈玮;;论集约用地与产业集聚[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瑞林;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N];新华日报;2005年

2 高扬邋郑茜;集约用地:科学发展的良方[N];安阳日报;2007年

3 樊志全;完善集约用地的保障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吴岗 王文昭;陕西节约集约用地力求突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李东凯;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廖永林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刘振国邋贺正;调动全社会力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刘振国邋贺正;湖南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9 刘慧;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求矛盾的根本出路[N];经济日报;2007年

10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詹吉有;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酒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春璐;城镇集约用地标准设计方法与支持工具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智亮;广州市番禺区节约集约用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冯应斌;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礼志;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效果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韩玉;安徽省高速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5 邓容华;先导区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审批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汤怀志;河南省高速公路集约用地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陈宏望;长沙先导区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及建议[D];湖南大学;2014年

8 郑巧玲;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永为;兰州市公路集约用地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李汉敏;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50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50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a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