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稀土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发布时间:2018-01-03 01:44

  本文关键词:稀土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出处:《经济纵横》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稀土产业 环境问题 利益相关者


【摘要】:我国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应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改变政府单一管制现状,充分发挥相关利益者的自组织效能;通过政策手段调节企业环境成本;构建生态工业联盟;明确生态产权,促进稀土资源环境价值货币化。
[Abstract]:There a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industry in China. Chang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gle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elf-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 of relevant stakeholders; Adjust the environmental cost of the enterprise through policy means;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industry alliance; Clear ecological property rights, promote the monet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value of rare earth resources.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方利益博弈下的稀土产业管制研究”(编号:11AJL00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促进稀土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编号:JJ1428) 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课题“循环经济导向下稀土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编号:KYZX2015-3)的成果
【分类号】:X322;F426.1
【正文快照】: 稀土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不仅是产业问题、环境问题和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益问题,其所遭遇的阻力主要来自利益受损的既得利益者。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稀土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但治理过程步履艰难,其根源主要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不畅,利益诉求没有得到相应满足,利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一平;曾勇;李仕明;;产业系统生态转型的基本内涵及其支撑机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2期

2 刘高常;谭吉玉;;我国稀土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问题与政策取向[J];经济纵横;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帅;李程宇;;国际贸易生态化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态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陶国根;;生态文明建设中协同治理的困境与超越——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桂海论丛;2014年03期

3 郑佳;于nr;李宁波;石文星;史琳;;北京市再生水热能开发利用研究[J];城市地质;2014年02期

4 王欣龙;;公共性视域下政府生态责任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5 王雪峰;薛亚洲;刘保顺;;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评价方法及实例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年06期

6 王庆林;;“去行政化”背景下的高校行政工作理念构建[J];江苏高教;2014年03期

7 李力;周广惠;王春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师;2015年06期

8 张美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4年07期

9 张天文;王晓云;;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推进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期

10 于善波;李菲菲;;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泉生;邹燕玲;;循环经济法生态人模式初探[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清德;袁王俊;韩远记;董美芳;尚富德;;简论北宋开封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3 郭达;许艳丽;;以绿色职业教育打造美丽天津——职业教育的“绿色”改革与发展[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素云;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刘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于nr;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刘希刚;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华杰;广西人地关系现状、趋势与优化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忠;志愿服务—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周晓军;攀枝花市西区工业节能减排策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李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肖琰;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6 白月娇;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山西生态经济发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平;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湖南工业转型升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王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石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迟亚楠;人工降雨技术的历史考察与现实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家林;;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创新[J];财会学习;2009年07期

2 沈鹏;孙启宏;毛玉如;李艳萍;;中国清洁生产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5期

3 甄晓非;;我国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年04期

4 孔令丞;谢家平;;建立生态型工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构想[J];理论学刊;2009年06期

5 陈晓华,张小林;边缘化地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产业生态化创新策略[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叶焕民;周娜;宗振利;;产业生态化的分析角度选择——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产业生态化为例[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肖勇;;江西稀土产业生态发展的构想[J];企业经济;2011年10期

8 蒋远胜;邓良基;文心田;;四川丘陵地区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模式选择、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曹若愚;张宏放;;浅析我国清洁生产制度及立法现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年02期

10 孔令丞,谢家平;产业生态化:人工产业系统的生态性回归[J];生态经济;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饶振华;;江西稀土产业竞争力分析[J];江西有色金属;2008年01期

2 ;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与7市签约 推动稀土资源整合[J];稀土信息;2012年07期

3 杨庆山;;湖南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湖南有色金属;2012年06期

4 ;广东云南两省稀土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J];稀土信息;2012年10期

5 任燕萍;稀土产业必须走联合发展之路[J];稀土信息;2000年09期

6 文开元;抓住机遇 提高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稀土信息;2000年12期

7 乔木;中国稀土产业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J];稀土信息;2000年02期

8 张宏江;浅析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影响[J];稀土信息;2000年02期

9 王素毅;找准切入点 加快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J];稀土信息;2001年01期

10 刘余九;中国稀土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J];稀土;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宝;林静;;我国稀土产业的现状及其今后发展方向的思考[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苏文清;;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文开元;;抓住机遇 提高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熊家齐;;何去何从?——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的某些思考[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红枫;;对我国稀土产业的评价[A];2004中国稀土永磁材料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李旭亮;姚丽文;;关于稀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马永茂;李茂山;;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孟庆江;;当前我国稀土产业敏感和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海西稀土产业技术成果对接会专家论文集[C];2011年

9 周光华;;从实际出发建设有四川特色的稀土产业[A];第十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秀华;陶应发;;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莹莹;组建稀土产业大集团年底前有结果[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饶振华;共谋稀土产业发展大计[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明健;我国稀土产业:形成“三大基地、两大体系”格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林燕;稀土产业与“蓝海战略”[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5 林繁晶 李兴文;全国稀土产业形成“三大基地、两大体系”格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6 李兴文;江西确定:做深钨产业 做精稀土产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7 包文;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发展提速年增长40%[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8 张娜;稀土产业发展关键要把住资源[N];中国矿业报;2000年

9 宏伟;我国稀土产业应突破瓶颈[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10 信风;江西信丰:做大做优稀土产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尚宇;中国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华民;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毅;内蒙古稀土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武平;我国稀土产业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廖新庚;江西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白雪;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梁孟;内蒙古稀土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宁;关于提升我国稀土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探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逯全亮;中国稀土产业市场结构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韩胜利;基于政府调控下的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9 左胤武;我国稀土产业缺失定价权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潘龙;我国稀土产业的经济法保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71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71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9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