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DEA模型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和优化

发布时间:2018-01-03 02:22

  本文关键词:基于DEA模型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和优化 出处:《环境工程》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经济 产业链 数据包络模型 优化


【摘要】: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甘肃民勤县红沙岗工业集中区产业链的构建进行了定量优化研究。从发挥当地煤炭资源优势出发,构建了煤-焦炭、煤-甲醇、煤-兰炭-电石和煤-甲醇-二甲醚4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选择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作为投入指标,产值和规模作为产出指标,判断产业链的DEA有效性。结合产业政策要求及集中区重大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后,综合确定出适合集中区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适度的产业规模。结果表明,120万t/a的煤-兰炭-电石产业链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链。
[Abstract]:Based on DEA ( Data Envelopment Model ) , a quantitative optimizat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Hongsa gang industrial concentrated area in Minqin County , Gansu Province . From the advantages of local coal resources , four circular economic industrial chains of coal - coke , coal - methanol , coal - blue carbon - calcium carbide and coal - methanol - dimethyl ether were constructed . The main raw and auxiliary materials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generation amount were selected as input indexes , output value and scale were used as output indexes to judge the DEA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chain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分类号】:F424.1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和损耗高,造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的矛盾不断增加[1]。在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有效方法,它基于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实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晓红;徐中民;程怀文;;基于DEA模型的甘肃省经济运行和环境管理效率评价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3期

2 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唐晓兰,赵丹;煤炭工业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与环境效益研究[J];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3 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4 李士金;刘立波;沈玉志;;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5 李巍;罗能生;;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产业链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6 耿宏;贾海娟;陈静杰;;基于DEA的航空公司碳减排效率评价方法[J];环境工程;2014年06期

7 宋新山,汪永辉,路献品;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在清洁生产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2003年05期

8 魏权龄 ,卢刚 ,蒋一清 ,盛景烨;DEA方法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1990年02期

9 孔鹏志;杨忠直;;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循环经济闭环产业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10 王帮俊;吉峰;;煤炭产业链链内协作与链际演化的内生性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懿;;浅析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J];四川有色金属;2010年04期

2 许朝阳;;循环经济在化工园区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08年04期

3 金小天;霍文冕;杨占星;;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4 窦立宝;金小天;王伟红;霍文冕;李小燕;;黑河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5 李国迎;王晓峰;李伟清;姚付龙;;中国西部城市生态工业系统构建——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6 蔡征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禹朴家;徐海量;刘世薇;张青青;安红燕;王炜;;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8 毛锋,肖劲松,毛凤霞;循环经济与“双剩余”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丽丽;熊文强;张程;;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某企业清洁生产方案实施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10 王猛;孙世群;;合肥高新区资源能源消耗回顾性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枫;;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Integrated Probability Assessment of Cleaner Production in a Chinese Brewing Industry[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卞丽丽;周敏;葛世通;;我国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型矿区系统构建实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刘芳;;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邢美华;黄光体;张俊飚;;湖北省典型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对比评价[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凌岚;陆雍森;;特大型城市——上海闵行区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邦信;孙海健;;加快构筑中国循环经济型社会的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新模式[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唐晓兰;赵丹;;工业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与环境效益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立宏;杜涛;;建设生态化钢铁企业的必要性及其措施[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瑾;综合类开发区生态工业系统仿真及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姜林;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吕毅;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陈群胜;循环经济与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罗柳红;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稳定性与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惠;煤矿企业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欣;大连市金州区产业园的生态化发展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雯;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宗超;广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臣;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8 李明晓;昆明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伟敏;非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琳;陕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卫国;张晓明;宋杰鲲;;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油田企业节能评价[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2 鲁玉龙,陈宝义;清洁生产审计方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3 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4 王秀丽;李春发;;生态工业链构建中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6年01期

5 魏晓平;李昆;;基于“复制动态”进化博弈理论的生态工业链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6 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7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4期

8 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4期

9 张利庠;;产业组织、产业链整合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饲料产业“千百十调研工程”与个案企业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10 黄传芹;李存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J];消费导刊;2009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孔鹏志;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与循环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轶芳;循环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薛黎明;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中华;魏大鹏;;多方努力走循环经济之路[J];当代生态农业;2005年Z2期

2 王敏旋;;发展循环经济之我见[J];珠江经济;2005年09期

3 励奎铭;;循环经济:为宁波生态市建设“领航”[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1期

4 王玉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上新台阶[J];中国建材;2005年04期

5 陈炳欣;发展环保产业 落实循环经济[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04期

6 孔炯炯;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不要误解循环经济[J];上海造纸;2005年02期

8 张占仓;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J];河南化工;2005年06期

9 李晖,刘静江;关于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汪泽青;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J];求实;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A];中国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朱庄瑞;田乃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3 常贺中;;天津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文明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段世昕;;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向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5 刘景洋;乔琦;;循环经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试点城市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6 钱易;;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的绿色的发展道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谢洪;任克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钟泉泉;;对完善循环经济制度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罗海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突破传统观念,科学发展循环经济[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福明;循环经济富山东[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永 红;发展循环经济促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世东 周雁凌;受到的是鼓舞坚定的是信念[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庞海滨;切忌将循环经济口号化和标签化[N];中国环境报;2005年

5 记者 翁浩;推动政策研究 发展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叶文建;厦门人大出台决定保障循环经济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记者 王亚京;专家聚议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年

8 王新程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社长;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N];中国环境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黄亮斌;湖南推广循环经济榜样引路[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帅 明;“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N];中国海洋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黎雪林;我国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评价与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曹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岩;日本循环经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李长友;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泽宇;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振秋;我国向循环经济转型之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赵丽勇;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银妹;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技术链初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和娟;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李高阳;论循环经济的法治化[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伊亚奇;中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周小桃;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袁兰静;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周芳;基于制度创新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燕平;中国循环经济现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71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71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