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3 03:06

  本文关键词: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出处:《世界林业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木质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GL产业内贸易指数 GL修正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国 俄罗斯


【摘要】:文中首先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2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间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然后运用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4—2013年20年间中俄两国不同种类木质林产品和整体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两国间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划分和测算。结果表明,尽管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偏低,贸易方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2 aspects of trade scale and trade structure analysis of China and Russia between wooden forest products trade status, and then use the intra industry trade index of GL and Bruelhart marginal intra industry trade index of different kinds of wood products and wood forest products intra industry trade development level from 1994 to 2013 20 years of Sino Russian empirical analysis finally, division and calculation of bilateral intra industry trade of woody forest products typ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China and Russia wood forest products trade scale continues to expand, but the level of intra industry trade is generally low, trade is still dominated by inter industry trade, Sino Russia wood forest products trade showing strong complementarity.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4402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项目(06D024) 国家林业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R-25)
【分类号】:F426.88;F752;F755.12
【正文快照】: 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而俄罗斯则是一个森林资源充裕的国家。在丰富的林业资源、毗邻的地理位置这些天然优势的基础上,再加上深厚的文化历史关系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使得双方林产品贸易动力十足。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过程。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邵权熙;杨红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G-L指数测度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2 田园;李娜;;俄罗斯入世对中俄木材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04期

3 田刚;潘超;;基于引力模型的中俄林木产品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9期

4 戴永务;刘燕娜;余建辉;;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2009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J];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5 陈伟;宋维明;;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J];林业经济;2010年07期

6 田园;程宝栋;宋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7 张猛;;中俄贸易集中度及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8 宋莎;温亚利;刘庆博;;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秀玲;王佳;孙晓薇;;我国食用林产品标准体系进展及存在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2 唐欣;吴红梅;;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杨跃辉;杨建州;;中国主要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基于2002—2011年的进出口数据[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4 郑义;戴永务;刘燕娜;余建辉;;后危机时代 世界纸和纸板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华纸业;2013年17期

5 郭立伟;吴国春;;俄入世后黑龙江省发展对俄原木贸易问题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6 高晓慧;;中俄贸易额在各自国家对外贸易中的贡献分析[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04期

7 颜小挺;祁春节;;碳排放下中泰水果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5年02期

8 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贸易格局分析[J];地理研究;2015年05期

9 顾晓燕;聂影;;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基于1981~2009年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10 陈伟;宋维明;;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J];林业经济;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田园;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顾晓燕;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实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李富;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区域结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高爱芳;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刘琳琳;中国松香业规模化经营效率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杨跃辉;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杨峰;竹重组材/OSB复合材料工艺研究与性能预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王珊珊;中国双边FTA的利益分析及战略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琦;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唐欣;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兰天;中国林产品市场驱动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汤吉贺;基于综合比较优势的中国非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5 文小燕;基于比较优势的东北亚区域木材贸易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安红;中国对俄罗斯木材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李淑明;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黄轩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下中俄经济融合模式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9 KOZACHINSKIY EVGENY(魏刚);建立俄中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和运作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周志鹏;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权熙;杨红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G-L指数测度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2 程宝栋;宋维明;;产业结构与中国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程宝栋;宋维明;田明华;;2009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兼论后危机时代我国木材贸易发展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魏巍;;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FTA贸易扩大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5 彭可茂;席利卿;彭开丽;;考虑碳排放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验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蹇令香;孙宏宇;;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刘忠群;黄书权;王琳;;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问题研究综述[J];东南亚纵横;2006年04期

8 王维;;俄罗斯调整木材出口关税的效应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2期

9 刘艺卓;田志宏;;世界纸和纸板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张寒;聂影;;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园;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玉华 ,刘春香;我国农业的产业内贸易[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1期

2 陈迅,李维;产业内贸易的计量[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3 张小蒂,郭爱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4 莫理宁;;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杨晋丽;谭建新;;云南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6 黄卫平;韩燕;;产业内贸易指标述评[J];财贸经济;2006年04期

7 李汉君;;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8 刘晓玲;;从中美产业内贸易看两国贸易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06年22期

9 杨丽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10 成祖松;;关于我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汉林;郑云;;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4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正良;秦兴方;;江苏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李世杰;李凯;梅丽;;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曙霄;;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其结构问题的探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9 吕国钧;;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制造业的转移和重组[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民;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广西日报;2005年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易然;电子通信设备产业内贸易因素分析[N];国际商报;2009年

3 杨民;与东盟有广阔合作空间 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证券日报;2005年

4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官锡强;深化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现产业优化升级[N];广西日报;2011年

5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潘文卿;中国农业竞争优势大盘点[N];中国信息报;2000年

6 ;贸易模式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取向[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潘文卿(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农业发展要实施比较优势[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8 李玉举;澳大利亚:理想的贸易伙伴[N];国际商报;2004年

9 陈峰;建立大企业间战略联盟[N];民营经济报;2005年

10 姚海天;变动的“雁行”:中日经济再定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征;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鹏;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宁国玉;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章丽群;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林琳;产业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孙骏;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培飞;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2 邹雯;中欧产业内贸易研究:1999-2006[D];山东大学;2009年

3 周颖;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赵金晓;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娜拉(Mijiddorj Narandolgor);蒙中产业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姚均芳;中国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尹敏;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袁涛;中印产业内贸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石静;中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海霞;我国和东亚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2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72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