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溢出效应分析——以蒙牛食品危机事件为例
本文关键词: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溢出效应分析——以蒙牛食品危机事件为例 出处:《世界农业》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研究法 竞争效应 传染效应
【摘要】: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3起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事件"中,未涉及负面信息的北京三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效应,"中毒门事件"事发后行业内出现短暂的传染效应,"致癌门事件"中,未涉及负面事件的伊利乳业表现出微弱的竞争效应,三元和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表现出传染效应,其中"三聚氰胺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对明显,其次是"致癌门事件",最后是"中毒门事件"。通过计算行业内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CAR)发现,"中毒门事件"对行业内的影响只持续了6天,而"致癌门事件"过后,行业45天之后才从事件负面影响中恢复。总的来说,中国乳制品行业,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这类危机事件,都会表现出传染效应。
[Abstract]:Three food safety incidents related to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Mengniu) in Inner Mongolia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event research. Beijing Sanyuan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anyuan), which has no negative information, has a strong competitive effect. After the "poisoning door incident", there is a transient contagion effect in the industry, and in "carcinogenic door event". The Yili dairy industry, which has not involved any negative events, shows a weak competitive effect, while the Sanhe Guangming Dairy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uangming) shows an infectious effect. The effect of melamine event on the industry was obvious, followed by "carcinogenic door event" and "poisoning door event". The results were found by calculating the average cumulative abnormal rate of return in the industry. The "poisoning door incident" affected the industry for only six days, while after the "cancer door incident", the industry recovered from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incident 45 days later. In general, China's dairy industry. Once food safety incidents such as crisis events, will show contagion effect.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273107)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1YJA790039)资助
【分类号】:F426.82;F203
【正文快照】: 1引言近些年,中国食品行业接连不断地被报道出了如三聚氰胺、毒大米、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质量问题。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影响公众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三聚氰胺事件”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事后不久,国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艳;李常青;魏志华;;危机事件的溢出效应:同质混合还是异质共存?——来自“3Q大战”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2 费显政;李陈微;周舒华;;一损俱损还是因祸得福?——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3 武帅峰;陈志国;杨甜婕;;食品安全事件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溢出效应研究——以酒鬼酒塑化剂风波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2期
4 王永钦;刘思远;杜巨澜;;信任品市场的竞争效应与传染效应:理论和基于中国食品行业的事件研究[J];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5 俞欣;郑颖;张鹏;;上市公司丑闻的溢出效应——基于五粮液公司的案例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顿忠清;;塑化剂事件对行业股价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3年3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艳;李常青;魏志华;;危机事件的溢出效应:同质混合还是异质共存?——来自“3Q大战”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2 马秀芳;李彦琦;;公司丑闻对行业内企业差异影响的因素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3期
3 武帅峰;陈志国;杨甜婕;;食品安全事件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溢出效应研究——以酒鬼酒塑化剂风波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2期
4 赵辉;田志龙;;伙伴关系、结构嵌入与绩效:对公益性CSR项目实施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4年06期
5 张纯刚;齐顾波;;突破差序心态重建食物信任——食品安全背景下的食物策略与食物心态[J];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6 郑欢;;企业捐赠行为研究:基于2010年广东港澳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J];当代港澳研究;2014年02期
7 张俊;;一损俱损:食品安全、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市场反应——以“塑化剂”事件为例[J];财经论丛;2015年07期
8 倪恒旺;魏志华;李常青;;资本市场维护公众健康了吗?——基于“白酒塑化剂事件”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5年04期
9 胡娟;熊年春;;基于投资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溢出效应研究——中石化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市场反应分析[J];财会月刊;2015年20期
10 赵亚翔;高素英;;品牌形象结构维度与品牌选择心理机制——主要基于京津冀经济圈的调查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弋;徐光华;王正艳;;“言行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大数据环境下的演化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常荣;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刁宇凡;民营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的战略定位及实施绩效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3 汪峰;基于组织声誉修复的综合危机应对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王方;我国公益组织的法律规制困境与治理转型[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高展;跨国汽车公司环境责任与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丽颖;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声誉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马俊;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吴向阳;我国上市公司声誉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苏明政;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传染与防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10 赵辉;公益性CSR项目实施中的伙伴关系、结构嵌入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奕彬;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声誉与企业价值[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孜;基于财务指标的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与市场反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3 刘瑶;丑闻曝光对同行业公司的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柏丹;我国C_4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郝丽萍;连锁董事、联结公司与财务舞弊溢出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6 赵月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影响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7 张志超;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诗依;社会责任目标融入的管理会计系统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赵晓光;竞争品牌应对危机品牌的促销策略[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胥振铎;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对行业的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艳;李常青;魏志华;;危机事件的溢出效应:同质混合还是异质共存?——来自“3Q大战”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2 肖红军;张俊生;曾亚敏;;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惩戒效应——基于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事件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3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4 张翼;马光;;法律、公司治理与公司丑闻[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5 贺建刚;魏明海;刘峰;;利益输送、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五粮液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6 费显政;李陈微;周舒华;;一损俱损还是因祸得福?——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7 杨继瑞;;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思考[J];财经科学;2013年01期
8 李曜;何帅;;上市公司公开市场股份回购宣告动因的真与假——基于公司财务与市场识别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9 醋卫华;;公司丑闻、声誉机制与高管变更[J];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10 唐钧;林怀明;;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社会态度与管理建议——基于2008年问题奶粉事件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许磊;[N];计算机世界;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静;郑晗;;次贷危机期间国际资本市场传染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5期
2 周伟;何建敏;;金融市场跳跃效应与传染效应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3 刘春;孙亮;;法律保护、信息环境与信息传染效应:来自乳业危机的证据[J];南方经济;2012年01期
4 陈颖;段希文;孙晨正;;银行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4期
5 陈彦锟;;基于无标度网络的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2期
6 王璐;王夏妮;王沁;何平;;基于时变相关的金融风险传染效应的非参数方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22期
7 ;梅新育:防范外企“危机传染效应”[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04期
8 李锋;;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效应分析及研究[J];中国商贸;2009年15期
9 谢尚宇;汪寿阳;周勇;;金融危机下带传染效应的违约预报[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彭寿康;陈超;;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亮;刘春;;法律保护、信息环境与信息传染效应:来自乳业危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燕武;邱世斌;吴承业;;风险在各主要金融市场的传染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朱周良;塞浦路斯援助计划或只是特例 股市趁机调整 传染效应有限[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吉强;警惕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传染效应[N];新华日报;2007年
3 ;谨防新兴市场货币反转“传染效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孙立坚;中国不应陷入零利率时代[N];经济视点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群英;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宋群英;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小丁;基于违约相依的信用风险度量与传染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白云芬;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和信用衍生品的定价[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锋;中国与国际证券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鹿雯;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鲁琪鑫;次贷危机中流动性黑洞国际传染效应存在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张翠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传染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5 李小勇;美国金融危机在股票市场间的传染效应检验与实证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6 尹晓婷;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传染效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汪俊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八大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传染效应及其检验[D];重庆大学;2011年
8 刘e,
本文编号:1380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8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