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能源强度与最优经济增长的耦合研究——基于生产要素可替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12 11:00

  本文关键词:能源强度与最优经济增长的耦合研究——基于生产要素可替视角 出处:《软科学》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强度 最优经济增长 要素替代 Lasso


【摘要】:基于生产要素替代视角及现有技术进步条件,利用最优化理论构建了最优经济增长模型,Lasso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存在较强耦合关系,能源消耗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将增加0.034个百分点;2014~2020年中国能源强度约在0.7~0.8之间,最优经济增长约为8%左右。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的耦合关系表明:从长期来看,片面缩小能源消耗,过度强调降低能源强度,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阻尼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生产要素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外生能源价格越高对经济增长越容易产生约束;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作用,在确保经济最优增长和降低能源强度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导向。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the exis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ditions, the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optimization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each increase in energy consumption by one percentage point,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will increase by 0.034 percentage points;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China from 2014 to 2020 is about 0. 7 ~ 0. 8 and the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is about 8%.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intensity shows that: in the long run. Unilateral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xcessive emphasis on reducing energy intensity may have damping effect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economic growth; The higher the price of exogenous energy is, the easier it is to restrain economic growth. The increase of capital productivity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stitution of other factors of production. Finding a balance between ensuring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and reducing energy intensity i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1061)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ZZ_0317)
【分类号】:F426.2;F124
【正文快照】: 1引言工业革命以来,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让全球倍感焦虑。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深入发展时期,能源消耗面临着既要满足经济增长又要实现降低能耗的双重压力。如果仅从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永彬;王铮;;排放强度目标下中国最优研发及经济增长路径[J];地理研究;2014年08期

2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3 陈江生;;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10年11期

4 陈晓玲;连玉君;;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3年01期

5 刘晓;熊文;朱永彬;王铮;滕玉香;;经济平稳增长下的湖南省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J];热带地理;2011年03期

6 王锋;张舒玮;;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煤炭价格长期趋势预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8期

7 顾六宝,肖红叶;基于消费者跨期选择的中国最优消费路径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11期

8 谢和平;刘虹;吴刚;;煤炭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定量分析[J];中国能源;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4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刘振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9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高建刚;;制度变迁、空间外溢效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能源效率评估[J];节能与环保;2011年01期

2 吴三忙;;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岳立;李飞;;西部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孙烽,寿伟光;最优消费、经济增长与经常账户动态——从跨期角度对中国开放经济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1年05期

5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6 宣烨;周绍东;;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7 林民书;杨治国;;国外能源回弹效应研究进展评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8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9 王铮;朱永彬;刘昌新;马晓哲;;最优增长路径下的中国碳排放估计[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10 张雷;;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诗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德春;我国煤炭供需平衡的预测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燕文;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贲;;产业结构、能效及一次能源构成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J];中外能源;2010年05期

2 李艳梅;姜巍;程晓凌;;结构与效率因素对内蒙古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5期

3 钟鸣长;;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以泉州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邵兴军;田立新;;能源强度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影响路径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5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6 赵慧卿;;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李瑛;杨欢;;广东省经济结构与能源强度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02期

8 李方一;刘卫东;;“十二五”能源强度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4年02期

9 张瑞;丁日佳;尹岚岚;;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7年10期

10 丁建勋;马妍;邢秀凤;;制度变迁与我国的节能降耗[J];生产力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庞丽;王铮;;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教授 何建坤;中国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哲一;迎接“新的工业革命”[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廉丹;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N];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晨;我国“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可行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慈强;基于碳减排视角的中部六省低碳经济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慧仃;低碳经济背景下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3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413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e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