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资本深化与劳动收入比重——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05:33

  本文关键词:资本深化与劳动收入比重——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出处:《经济学动态》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深化 劳动收入比重 要素分配 工业企业


【摘要】:根据中国工业企业1998—2007年调查数据,本文描述了在此期间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资本深化、要素替代弹性等特征,在企业微观层面讨论了劳动收入比重与资本深化(劳均资本存量增加)、替代弹性、市场垄断程度以及国有经济比重等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资本深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是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最为重要的解释因素。对企业数据在省份和行业层面汇总,讨论劳动收入比重及其变化的类似决定机制,所得结果也是类似的。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of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1998 - 2007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cline of labor income , the deepening of capital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factors in the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and the deepening of capital ( the increase of labor capital stock ) , the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 the degree of market monopo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state - owned economy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教育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劳动力市场转型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分类号】:F425
【正文快照】: _ 收人的下降,从而使消费需求能力下降。在省级m 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黄乾、魏下海(2010)利用面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劳动收人在 协整分析方法讨论了劳动收人比重变动对于消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从各 费、投资和总需求的影响,认为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乾;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2 王丹枫;;产业升级、资本深化下的异质性要素分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8期

3 张杰;卜茂亮;陈志远;;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及其动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4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5 方军雄;;劳动收入比重,真的一致下降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发现[J];管理世界;2011年07期

6 余淼杰;梁中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制造业贸易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年07期

7 杨俊;邵汉华;;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下的劳动报酬份额[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8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9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10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李星;陶田;;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罗云开;申睿波;;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安铁通;;管理劳动:价值创造及财富分配[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6 翁小丹;江悠悠;李茂琴;;论发展保险业与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7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殷剑峰;;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1期

8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屈路;;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深层思考——基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10 闫坤;鄢晓发;;Frugality and overspending:sources of Sino-U.S.economic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王丰;;第五十一章 人态和谐视域的企业内部风险规避探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6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7 张长生;;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基于“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实施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开;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6 戴劲;和谐社会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丁鸣杰;基于企业高储蓄的分析谈扩大消费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董挺;经常账户顺差调节政策有效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王静;河北省国民收入分配实证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效率及其福利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03期

2 姜磊;王昭凤;;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3 李雪筠;建立正常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J];财政研究;2003年06期

4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5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6 胡晓鹏,刘继广,张目纲;转型期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3年06期

7 姜磊;张媛;;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8 李慧中;黄平;;中国FDI净流入与贸易条件恶化:悖论及解释[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9 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10 高帆;;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一个实证研究——兼论地区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差距的关联性[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蔡f ;[N];文汇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欣莉,刘孝华;浅论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界定[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杜胜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收入[J];学术交流;2006年09期

3 杜胜利;;目前我国劳动收入问题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杨巨;;论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现状及其效应[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5 沈伟;沈扬扬;;我国现阶段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与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3期

6 井文豪;我国劳动收入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5期

7 李宏琦;张贵娥;;为什么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J];求知;2003年01期

8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有利于增进效率和公平[J];求知;2003年01期

9 袁文平,袁芸;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新发展[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10 朱智文,张存刚;论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晓梅;;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收入[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丁社教;;“剥削”、“非劳动收入”及“正义”概念辨析[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其人;;论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的机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4 周晓梅;张洪梅;;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收入问题探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宁;周力;;中国劳动者工资偏低现象的反思与对策[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宋美静;;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下降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冷霜;;解读十六大报告中的两个观念更新[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白重恩 本报记者 李丽辉采访 整理;劳动收入占比降低,症结在行业垄断[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莹莹;林毅夫:加大劳动收入初次分配比重[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 谢作诗;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真实原因[N];证券时报;2013年

4 长江;非劳动收入≠非法收入[N];吉林日报;2002年

5 王佳宁;合法非劳动收入有了归属[N];中国经营报;2002年

6 周乾松 ;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N];浙江日报;2002年

7 康菁洋;为什么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N];解放军报;2003年

8 记者杨晓平;强化保护合法非劳动收入意识[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罗长远 张军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制定政策切忌“一刀切”:劳动收入占比的产业分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丽辉;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韩雷;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制度解释:1952-2009[D];湘潭大学;2012年

3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哲;江苏省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彬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俞文蜜;浙江省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媛媛;安徽省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趋势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梁辉;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黄德润;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维;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营冬韵;河北省劳动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9 廖尝君;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翁晓婷;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7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427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