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4 03:05

  本文关键词: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 绿色创新绩效 影响机理 出处:《中国软科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内化跨国公司转移技术为我国制造业技术基础储备,已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在考虑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绿色创新系统社会资本和绿色创新系统吸收能力的作用下,构建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而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绿色创新系统社会资本和绿色创新系统吸收能力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相比而言,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绿色创新系统社会资本、再次为绿色创新系统吸收能力。
[Abstract]:Internalizing the transfer technolog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of MN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and absorption capacity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transfer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on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is constructed and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is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of MNC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while MNCs spillover technology. The social capital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hav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the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in ou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impac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llover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ollowed by the social capital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of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41,71472057,71273073)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D080)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2304110026)
【分类号】:F276.7;F4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学刚;钟茂初;;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2 李斌;彭星;陈柱华;;环境规制、FDI与中国治污技术创新——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10期

3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4 王然;燕波;邓伟根;;FDI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机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1期

5 陈媛媛;李坤望;;中国工业行业SO_2排放强度因素分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FDI产业前后向联系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3期

6 施建军;张文红;杨静;孟源;;绿色创新战略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基于江苏紫荆花公司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1期

7 章文光;王晨;;外资研发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毕克新;杨朝均;黄平;;中国绿色工艺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10期

9 徐磊;黄凌云;;FDI技术溢出及其区域创新能力门槛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东;朱艳;;循环经济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2 章文光;汪哲伟;;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金碚;;From Concept to Implementation:A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J];China Economist;2007年01期

4 陈志;;Current Picture for China's Mineral Resource Availability[J];China Economist;2008年02期

5 马煜;;国际资源环境新变化及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6 孙立成;周德群;胡荣华;;区域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7 李钢;陈志;金碚;;“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的经济学解释[J];财贸经济;2007年09期

8 王海宁;;FDI、出口密集度与环境技术效率——基于产业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J];财贸研究;2011年02期

9 崔凤;任希锋;;环境能源危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吴志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忠正;;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降耗[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姜双林;;环境倾销理论对浙江环境法制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从贸易与环境的视角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3 杨艳琳;许淑嫦;;中部崛起中的产业转型分析[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伞锋;;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高依赖度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李忠正;;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降耗[A];节能减排与造纸工业技术创新——第十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11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李青绵;;基于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下的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A];第八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旋;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王静远;我国能源与化工产业的环境影响及其规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何悦;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补性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登辉;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冯佳子;CO_2-SO_2体系的相平衡、界面张力及吸附等温线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7 李明;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高武;FDI与浙江技术进步关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俊丽;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质量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刘滨;火电企业燃煤库存及成本管理[D];清华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文光;汪哲伟;;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六君,王大辉,方福康;中国污染变化的主要因素——分解模型与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张学刚;钟茂初;;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4 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5 张文忠,庞效民,杨荫凯;跨国企业投资的区位行为与企业空间组织联系特征——以在华投资的日资和韩资企业为例[J];地理科学;2000年01期

6 李子豪;刘辉煌;;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基于中国36个工业部门数据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0年11期

7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8 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9 邓汉慧;赵曼;;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紫金矿业案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8期

10 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于猛;[N];人民日报;2005年

2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阎卫东 丁晓红;[N];中国黄金报;2005年

3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修卫;意大利中小企业绿色创新的有关问题[J];环境保护;2002年03期

2 张岩;;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打造绿色创新企业[J];信息化纵横;2008年16期

3 ;2013年“十大绿色创新企业”评选正在进行中……[J];国际融资;2013年06期

4 华振;;建设绿色创新体系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意义探究[J];中国外资;2014年02期

5 丁X;;论绿色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5期

6 ;首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在广州举行[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11期

7 ;绿色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动机[J];国际融资;2013年07期

8 ;环保科技方兴未艾 绿色创新推动博世中国发展[J];家用电器;2008年11期

9 王正刚;向刚;屈晓娟;宋婷婷;;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创新模式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4期

10 李留宇;;十大绿色创新企业:让实力说话[J];国际融资;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刚;为绿色创新保驾护航[N];人民日报;2010年

2 毕克新;建设我省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体系[N];北方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杨涛;首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展下月举行[N];中国证券报;2011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彭国华 谢庆裕;绿色创新展500多企业争亮绝活[N];南方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顾怡;建立绿色创新系统 开成多维度良性系统[N];贵州政协报;2012年

6 记者 付毅飞;“绿色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N];科技日报;2012年

7 记者 周妍 见习记者 唐道银;2013中国国际绿色创新展在穗举办[N];中国电力报;2013年

8 记者 贺佳;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走绿色创新集约全面发展之路[N];湖南日报;2014年

9 记者 许琦敏;“绿色创新”将引领后世博发展[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彭国华 谢庆裕;逾500企业莅穗参加绿色创新展[N];南方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丁X;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绿色创新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杜静;产业集群发展的绿色创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华振;东北地区建设区域绿色创新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企业绿色创新内在稳定机制与动力系统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2 于方;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创新过程及评价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张恒芳;绿色创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彭树远;山西省绿色创新效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关宁;支持碳足迹的企业绿色创新过程及评价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刘克楠;基于低碳的制造业绿色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健;基于低碳的制造业绿色创新体系绩效测度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8 尹冲;基于低碳经济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9 田莹莹;基于低碳经济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淑芳;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国际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09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509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4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