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双寡头模型下生物制药产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21:31

  本文选题:双寡头模型 切入点:生物制药产业 出处:《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产品开发对于当前的生物制药产业十分重要,生物制药企业的决策者如何制定正确的相关策略将显著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并进而影响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之上,论文选用Chamberlin模型与Cournot模型分析了企业间在合作与不合作两种状态下各自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在线性总成本约束下,同一产业中的两个主要企业要么全面竞争,互不理会;要么全面合作,共同进退。这两种情况下,都能够确保各企业自身利益的获得。但是从社会效率的角度讲,双方在全面合作的情况下,每单位产量所带来的利润要远高于全面竞争时的水平。因此,加强全面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对双寡头产业中的两家主要企业而言,是上上之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urrent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ow the decision makers of bio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make the right relevant strategies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hen affe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paper uses Chamberlin model and Cournot model to analyze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s under the two states of cooperation and non-cooperation.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linear total cost, The two major enterprises in the same industry either compete completely without regard to each other, or cooperate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dvance and retreat together. In both cases, they can ensure that each enterprise obtains its own interests.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fficiency, In the case of full cooperation, the profit per unit of product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full competition. Therefore, it is the best policy for the two major enterprises in the duopoly industry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cooperation, which can be mutually beneficial.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化商务中虚拟社区成员参与行为驱动机制研究:科技接受模型的视角”(编号:71202136)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基于口碑传播的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新产品扩散研究”(编号:SM201310009002) 北方工业大学校重点项目“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协同研究”(编号:NCUTXZD2012) 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社会资本和顾客参与对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编号:BJRC201316)
【分类号】:F273.2;F426.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汪涛;何昊;诸凡;;新产品开发中的消费者创意——产品创新任务和消费者知识对消费者产品创意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0年02期

2 徐伟;马军海;;保险市场中三寡头垄断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3年02期

3 李天柱;马佳;侯锡林;冯薇;;科学商业的范式分析及其创新轨道——以生物制药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11期

4 姜莉;李琦涵;;对创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05期

5 李俊义,王静思,周洪芳;加速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年07期

6 彭伟;段静静;唐振鹏;;企业专利投资的期权博弈研究——基于不对称双寡头模型的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10期

7 窦一杰;;消费者偏好、市场准入与产品安全水平:基于双寡头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5年01期

8 纪雪洪;陈志祥;孙道银;;供应商参与、专用性投资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聪;谢洪明;杨英楠;陈盈;;外部知识流入促进产品创新绩效:企业创意的观点[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2 王一涵;赵令锐;;碳排放权交易下的异质性企业博弈模型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8期

3 刘洪深;汪涛;张辉;;从顾客参与行为到顾客公民行为——服务中顾客角色行为的转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4 徐彪;张骁;;组织知识、学习导向与新产品创新绩效[J];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5 晋盛武;丁浩然;;模糊环境下Stackelberg博弈的均衡利润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徐耀群;张松峰;;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7 林肇宏;王静;付景涛;;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348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23期

8 赵文红;李德铭;;创业者先前知识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14年08期

9 高海霞;;顾客参与企业产品创新的文献回顾和未来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7期

10 刘宝;;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研究——企业社会创新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燕;陈翠文;;我国主要城市LED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来自上海、深圳、厦门、南昌产业规划的证据[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陈默;梁鲁晋;;欠发达地区中小制造型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陈默;梁鲁晋;;中小制造型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红亮;顾客参与和员工工作满意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超群;用户互动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方忠民;基于契约合作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协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倩;A公司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吴正旺;产品质量、产品创新性对新产品开发短期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静;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王晓旭;YD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筛选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念;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的不同群体认同水平对产品偏好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6 张玉玺;供应链信息共享动态激励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王珊珊;农贸市场蔬菜零售价格形成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宋丽华;ZT客车订单更改管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吴恒玲;W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流程的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金驰;品牌模仿类型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玉荣;贾朝勇;;不同理性双寡头博弈模型的复杂性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年02期

2 刘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基于体制变迁与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3 李天柱;银路;程跃;;美国领先生物制药企业的成功要素及其启示[J];管理学报;2010年09期

4 肖坚;桂艳;;医学人才培养与创新思维[J];甘肃科技;2006年01期

5 韩款,王宝森,王岩,石善冲;实物期权博弈投资战略理论与模型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随成;禹文钢;;制造商对供应商长期导向的前因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6期

7 安瑛晖,张维;期权博弈理论的方法模型分析与发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8 范利民,唐元虎,范前进;期权方法在专利开发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9 徐峰;盛昭瀚;姚洪兴;陈国华;;延迟决策对一类双寡头广告博弈模型的影响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蔡强;曾勇;夏晖;;基于社会福利的专利研发投资策略评价[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燕 ,王盾;开发网上信息资源为生物制药产业服务[J];宁夏科技;2001年04期

2 刘霜桂;台湾将中草药列入生物制药产业重点[J];台湾农业探索;2001年01期

3 晏铃;积极采用风险投资促进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落户南海[J];中国药房;2003年12期

5 ;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落户南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年06期

6 江涛;;生物制药产业热盼盈利[J];新经济导刊;2003年06期

7 白远 ,罗风基;北京市生物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05期

8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向[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王申;;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分析[J];企业研究;2008年06期

10 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梧桐;王友同;吴文俊;;持续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产业[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丽;唐亚军;宋娟;;对加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监管的几点建议[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3 柳卸林;;中国能创新吗?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4 王英晓;许q,

本文编号:1562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562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