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台组织配置、呼叫中心服务能力与制造服务化
本文选题:呼叫中心 切入点:服务能力 出处:《技术经济》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前后台运作、界面管理和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制造企业前后台组织配置、呼叫中心服务能力与制造服务化的关系模型。以4家典型的服务制造化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跨案例研究,分析前后台组织配置、呼叫中心服务能力对企业制造服务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制造企业呼叫中心的在线解决问题能力受到限制;后台支持能力与前台组织资源相互影响,后台组织的支持能力受产品复杂度的影响;总体上,前后台组织配置、呼叫中心服务能力对企业的制造服务化具有正向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front and background operation, interfac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base, the front and background organization configur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constructed. Th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service capability of call center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 Taking four typical servic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 cross-case study to analyze the organization configuration in front and back.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call center service capability on manufacturing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duct complexity, the online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of call center is limited. The backstage support ability and the foreground organization resource influence each other, the backstage organization support ability is affected by the product complexity; overall, the front and background organization configuration, the call center service ability ha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to the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service.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招标课题“客户关系资源对制造商服务化进程的影响”(2013ZB03)
【分类号】:F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蔺雷;吴贵生;;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差异化机制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2 姚山季;金晔;王万竹;;IT能力、界面管理与顾客创新[J];管理学报;2013年10期
3 刘文华;任利成;王刊良;;基于服务能力和关系资本的服务商选择研究——决策者个体视角[J];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4 李随成;沈洁;;面向集成解决方案的复杂产品系统企业业务转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8期
5 张志君;李新娥;;界面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冲突、协调与相机优化[J];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6 游达明;王美媛;;界面管理研究动向及未来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1期
7 陶颜;周丹;;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J];技术经济;2014年11期
8 彭本红;周倩倩;谷晓芬;;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J];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9 陈洁雄;;制造业服务化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基于中美上市公司的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04期
10 丁兆国;金青;张忠;;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卢玲;毕毅;李卢霞;;复杂产品系统理论与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战略转型[J];金融论坛;2011年10期
2 杨名;;基于中国服务经济实证分析的服务创新动力结构研究[J];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3 陈湛匀;;跨国公司对服务型制造价值形成研究之我见[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4 肖建华;霍国庆;;基于波特基本战略的科研组织竞争战略模型[J];管理学报;2011年09期
5 李钦;;竞争战略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7期
6 李海涛;李华山;裴学亮;田也壮;;制造企业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信息共享的调节作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李文;许晖;黄小飘;;组织学习与国际化企业营销动态能力构建——基于华为、海尔、联想的跨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4期
8 杨立熙;唐振鹏;;海西经济区服务型制造模式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东南学术;2013年05期
9 王朝辉;陈洁光;黄霆;程瑜;;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关键影响因素动态演化的实地研究——基于广州12家企业个案现场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6期
10 任丽丽;;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实现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接收方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浩东;;价值链视域下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思考[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3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4 吴湘繁;马洁;王永伟;秦双全;;基于产业技术变迁的组织变革模型:组织惯例演化视角——以百年柯达为案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5 杜俊枢;郭毅;;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包文莉;;动态能力理论的价值性困境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7 兰卫国;孟庆贵;杨新改;蒋勤;夏彬;;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度评价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童尧;陈菊红;;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对供应商关系影响:维度、研究假设及其管理意义[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9 刘艳彬;李兴森;林亚庆;;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成功实施服务化——宁波贝发服务转型案例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王月辉;王利;缪祺;;基于流程视角的动态营销能力构成及其与绩效的关系——来自450个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春;基于项目的组织与复杂产品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沈铁松;制造企业产品延伸服务的投资与定价策略[D];重庆大学;2010年
3 龙跃;基于服务型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博弈及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王强;低成本战略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郑兵云;我国制造企业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刘炳春;服务型制造网络协调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石学刚;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林德昌;基于资源网络理论的新服务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卫;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形成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雯;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成本优势与形成机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2 向阳;天生国际化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戴晨冰;HL阀业代工生产模式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姜立;印刷企业原料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5 张君慧;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钟丽芳;IT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行业比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刘占礼;基于时间分析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粘滞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王定华;创业导向对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刘晓丽;泸州老窖公司与山西汾酒公司财务对比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周立东;SMS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保卿;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及目标定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冯俊;冉斌;;服务企业服务力的评价与提升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林钟高;吴林;;资源基础观、内部控制效率与企业成长[J];财经科学;2010年09期
4 徐虹;林钟高;王海生;;内部控制战略导向:交易成本观抑或资源基础观[J];财经论丛;2010年05期
5 杨泳怡;王玉蓉;;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2005~2009年文献[J];财会月刊;2010年30期
6 丁荣贵;费振国;;项目治理研究的迭代过程模型[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7 王瑛,孙林岩,赵沂蒙;基于欧氏范数的供应商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2年01期
8 柳键,赖明勇,张汉江;基于趋势需求的供应链订货与定价决策优化[J];系统工程;2003年05期
9 郭跃进;论制造业的服务化经营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3期
10 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国成 国家会计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令朝;方兴未艾的企业呼叫中心[J];现代通信;2001年02期
2 陆韦仑,谭砚耘;人与呼叫中心[J];深圳特区科技;2001年06期
3 ;呼叫中心在税务系统的应用[J];金融电子化;2001年11期
4 马红兵;呼叫中心的战略规划和地位剖析[J];电子商务世界;2003年07期
5 曹玫;服务竞争呼唤成熟的呼叫中心——联想呼叫中心的成功之路[J];电子商务世界;2003年07期
6 阿祥;呼叫中心,将为中国企业“呼”来什么?[J];数码世界;2003年04期
7 ;全程关怀,服务无限——方正科技荣获“最佳呼叫中心”[J];中国政府采购;2005年12期
8 徐龙建;;下一个战场:呼叫中心[J];互联网周刊;2007年Z1期
9 ;天润托管:打破呼叫中心“高”成本坚冰[J];中国新通信;2007年14期
10 景昆;;统一通信:提高呼叫中心效率的利器[J];中国金融电脑;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嵩;高毓麟;;关于银行呼叫中心建设的探讨[A];图像 仿真 信息技术——第二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勇;熊亿光;;如何评价呼叫中心的效率[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媛婷;韩剑;方滨华;;呼叫中心原理及其应用[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梁涛;;呼叫中心发展趋势及实业呼叫中心应对[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5 刘江溥;;试论网络呼叫中心[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波;;商业呼叫中心业务产品化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周家莲;;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呼叫中心绩效考核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高晓冬;李国庆;;电信综合呼叫中心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李世清;;积极做好服务外包与呼叫业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晓敏;陈文伟;;厦门广电集团呼叫中心项目的实施[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呼叫中心[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袁道唯;呼叫中心管理的基本原则[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记者 孙小羽;联想呼叫中心:高效能低成本[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记者 孙小羽;联想呼叫中心稳步国际化[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2004~2005年 呼叫中心市场进入成熟期[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钱峰;呼叫中心“下乡”来[N];人民日报;2004年
7 郭晨东;重新认识呼叫中心[N];人民邮电;2000年
8 本期撰稿: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呼叫中心市场在哪里[N];人民邮电;2001年
9 ;我国呼叫中心市场快速成长[N];人民邮电;2002年
10 杨江波;世界大公司纷纷瞄准中国企业呼叫中心市场[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慕红云;新一代呼叫中心及其应用[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吴佳骥;多技能呼叫中心人力资源分配调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李大川;呼叫中心业务流不均衡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德铮;保险公司呼叫中心综合平台的应用[D];贵州大学;2008年
2 孙云吉;小型呼叫中心业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科科;分布式呼叫中心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8年
4 黄意成;呼叫中心在厦门航空的应用与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杨鑫;呼叫中心人工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9年
6 王建;烟草行业呼叫中心管理系统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7 汤胜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呼叫中心构建与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8 王洁;无锡电信呼叫中心系统结构设计及应用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王军;呼叫中心在民政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胜男;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7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63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