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本文选题:能源消费 + 化石能源 ; 参考:《技术经济》2015年12期
【摘要】:在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构建并推导了半参数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如下: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较大的区块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且局部区域的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呈减小趋势;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其中时间滞后效应为0.8850、空间滞后(溢出)效应为0.6517,两者的贡献差距达15.18%;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效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odel, a semi-parametric spatial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derived, and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in 30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are studi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large carbon footprint of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Chin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local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tends to decrease;Time lag effect and spatial lag effect exist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in which time lag effect is 0.8850, spatial lag effect is 0.6517, the contribution gap between them is 15.18.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s obvious individual effects.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参数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71171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理论及应用”(715710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溢出视角的能源回弹效应及我国节能对策研究”(12CJY011)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对能源碳排放的空间影响研究”(FJ2015C237)
【分类号】:F426.2;X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正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质疑与思考[J];生态经济;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艳春;张平淡;牛海鹏;;基于文献计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评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2 李茜;宋金平;张建辉;于伟;胡昊;;中国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9期
3 刘华军;闫庆悦;孙曰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于时间序列与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4 林寿富;;考虑多因素影响的二氧化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4年06期
5 陈工;邓逸群;;中国式分权与环境污染——基于空气质量的省级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周胜;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春亮;FDI对中国环境污染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范睿;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细康,李建民,王金营,周春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在中国的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2 钟茂初;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虚幻性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3 何立华;金江;;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4 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5 佘群芝;;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批评综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7.8%[J];中国煤炭;2008年03期
2 张宏武;多部门能源消费效率的要因分析──中国和日本比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郑博福,邓红兵,严岩,赵景柱;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4 徐薇;;我国能源消费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5 李从欣;李国柱;;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李晓兰;;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4%[J];海洋石油;2009年02期
7 牟雪江;闫江;;能源消费转向再转向[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3期
8 万庆;郭文伯;龚胜生;;2001—2009年湖北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10期
9 吴国华;种毅;牟晶;;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5期
10 周丽萍;;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多难?[J];中国石油企业;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王梅;潘红波;刘明;朱宇环;;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环境负荷分析及对策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齐敏;徐天祥;;山东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巩在武;赵s,
本文编号:1759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75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