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模式及国际比较:基于三元边际的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01 14:38

  本文选题:三元边际 + 装备制造业 ; 参考:《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年09期


【摘要】:借鉴三元边际的分析方法,将我国2003至2012年间装备制造业SITC四分位的双边出口额分解为广度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以此探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带动因素.非参数估计的实证结果发现,十年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品的世界份额复合增速为9.87%,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出口产品的种类全面(广度边际高),并且数量边际、价格边际分别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起到主要的带动作用.对我国66个主要出口国的三元分解也支持了上述结论.最后将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的三元分解结果相比较.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ternary margin, the bilateral export value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SITC quartile from 2003 to 2012 is decomposed into the margin of breadth, the margin of quantity and the margin of price, so as to probe into th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export growth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non-parametric estimate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growth rate of the world share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products in the past decade is 9.87,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comprehensive variety of Chinese export products (wide margin, high margin, and quantity margin). Price margin in 2008 before the financial crisis, after the main driving role. The ternary decomposition of 66 major exporting countries also supports the above conclusion. Finally, China is compared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decomposition result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India and Brazil.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球价值链体系重构对新兴经济体工资收入的影响”(71303036)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优秀科研创新人才项目(DUFE2014R08) 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深度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规则重塑”(DUFE2014T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6.4;F75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宗毅君;;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边际与贸易条件——基于中国1996—2009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2 钱学锋;;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3 马涛;刘仕国;;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进口结构与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引力模型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孙一平;王翠竹;张小军;;金融危机、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HS-6位数出口产品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亮;朱英杰;王方方;;企业内部治理、外部优势与企业出口竞争力——基于异质性理论的微观数据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2 宗毅君;;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边际与贸易条件——基于中国1996—2009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3 彭可茂;席利卿;彭开丽;;考虑碳排放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验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陈勇兵;陈宇媚;;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一个文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9期

5 龚向明;强永昌;;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2年01期

6 黄建忠;郑智昕;;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11期

7 宗毅君;;出口二元边际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中美1992~2009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1期

8 田东文;姚微;;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实证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3期

9 钱学锋;陆丽娟;黄云湖;陈勇兵;;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张永生;宣晓伟;;国内温室气体减排:基本框架设计[J];管理世界;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晨钟;;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3 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周俊子;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晨佳;西部地区产品内分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陈策;异质性厂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和政策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辰璐;出口、对外投资与生产率[D];浙江大学;2011年

2 余晓慧;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动态演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吕文荣;金融发展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董志国;新—新贸易理论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辽宁大学;2011年

5 张露;我国零部件产品内贸易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李宏兵;异质性企业国际转移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D];兰州商学院;2011年

7 王阳;浙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郭娜;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环渤海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利霞;基础设施投入对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陈晓娟;产品内分工的制约因素及影响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二震;安礼伟;;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4期

2 刘军;邵军;;技术差距与外资的溢出效应: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陈学彬;徐明东;;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定量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金洪飞;万兰兰;张翅;;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5 张建华,刘庆玉;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6期

6 孙敬水;姚晶晶;;贸易条件变动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8期

7 陈勇兵;陈宇媚;;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一个文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9期

8 周春光;刘思峰;;外商直接投资对产品出口贡献的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9 钱学锋;;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10 钱学锋;陆丽娟;黄云湖;陈勇兵;;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余佳群;;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与突破[J];前沿;2010年04期

2 高秀艳;蒋存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2007年22期

3 ;中国装备 装备中国 走向世界[J];装备制造;2007年02期

4 ;首届中国装备制造业金奖揭晓[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8年06期

5 王卉;张昌兵;;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6期

6 ;中国装备制造业既是强项也是软肋[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9年05期

7 霍徐强;;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0年06期

8 周贤彪;;探索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之路[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年11期

9 屠雯;关铜俭;;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J];中国有色金属;2007年08期

10 闫莉;薛惠锋;陶冶;;中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朝晖;中国装备走出去亟需建立战略联盟[N];科技日报;2006年

2 马俊;自主创新撑起中国装备制造业脊梁[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沈兰;让中国装备制造业航母从沈阳驶向世界[N];经理日报;2007年

4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胡敏;可否组建中国装备“航母”[N];四川日报;2009年

5 曹开虎;支持国货大路径:工程带动装备[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让中国装备制造业航母从沈阳驶向世界[N];沈阳日报;2007年

7 记者 田刚;中国装备 装备中国[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冯雷 梁冬 贾远琨 储国强;中国装备制造业 正一窝蜂涌向海外[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柳红毅 赵民胜;中国装备制造业人才的摇篮[N];太原日报;2007年

10 吴宇;中国装备制造业矢志打造“民族品牌”[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云;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海生;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增长极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汤益群;中国装备制造业战略升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项日峰;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4 靳菲菲;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水平实证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郑亮;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29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829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