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中国能源回弹效应: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基于GES模型

发布时间:2018-05-14 23:12

  本文选题:能源利用效率 + 能源回弹效应 ; 参考:《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10期


【摘要】: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从定义、作用机理和实证检验三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引入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长期变动的假设,通过构建不变替代弹性函数,建立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模型,得出长短期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公式。随后,利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1981—2012年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回弹效应大部分为部分回弹效应,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均值为12.21%,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均值为52%。虽然部分潜在能源消费降低量被抵消,但整体来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政策在中国还是可行的。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 the mechanism and the empirical test, the research of energy resilience effect, based on the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 introduces the hypothesis of labor enhancement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long-term change of material capital. By constructing the invariant substitution elastic functi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energy springback effec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energy springback effect in long and short term is obtained. Then, the energy springback effect in China from 1981 to 2012 is analyzed by using time-varying parameter state spac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springback effects in China are partial springback effects. The mean value of short-term energy rebound effect is 12.21, and that of long term energy springback effect is 522. Although some of the pot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tions have been offset, overall,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focused on improving energy use efficiency are still feasible in China.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山西省煤炭采空区非自愿移民搬迁安置及管理体制研究》(2014236)
【分类号】:F4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玮;何旭波;;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CES生产函数估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周勇;林源源;;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J];经济学家;2007年02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邵帅;杨莉莉;黄涛;;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5 范如国;罗明;;中国能源效率演化中的异质性特征及反弹效应影响[J];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6 国涓;郭崇慧;凌煜;;中国工业部门能源反弹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7 蒋伟;李蓉;强林飞;吴诣民;;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4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刘振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9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高建刚;;制度变迁、空间外溢效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双喜;甘肃省能源消费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豪杰;师博;;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1978-2006[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2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3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4 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5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6 王群伟;周德群;;能源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5期

7 冯烽;叶阿忠;;技术溢出视角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财经研究;2012年09期

8 王青;顾晓薇;郑友毅;;中国环境载荷与环境减压分析[J];环境科学;2006年09期

9 孔婷;孙林岩;何哲;孙荣庭;;能源价格对制造业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3期

10 杨红亮;史丹;;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平来;;GES系列整流器的节能改造[J];氯碱工业;198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宏宇;通用考试系统(GES)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889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889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