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院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合作及其实现研究
本文选题:EPC工程总承包 + 设计院 ; 参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设计院如何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业主如何获得更全面、更高效的服务,成为工程项目利益主体关心的主要问题,正是在这种双方利益诉求下,以设计院为核心的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其以全面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效益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工程项目总承包市场中的主流模式之一,如何发挥设计院的核心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克服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将强项转变成为优势,成为摆在设计院面前的重要议题。 以设计院为核心的EPC模式可以从源头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技术等因素进行很好的控制,但是,其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EPC模式下工程项目总承包合作分析,以期提高工程项目合作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EPC模式、工程设计、博弈论等方面的理论文献进行国内外归纳梳理,了解研究问题及研究进展,以设计院为核心,研究EPC模式下的工程承包合作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从相关界定、区别特征、优势分析等几方面对EPC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也从相关概述、特点分析、优势不足等几方面对以设计院为核心的EPC模式进行研究;然后根据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合作行为特点,对利益主体进行划分,构建业主与设计院合作博弈模型和设计院与分包商合作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假设、相关变量、演化路径等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工程项目承包合作的因素,通过对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的现状及其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实现EPC模式的相应对策,实现和促进设计院向具有EPC工程项目总承包能力的单位转变,极大发挥以设计院为核心的EPC模式的优势作用。 以设计院为核心,对EPC工程项目总承包合作进行研究,同时将博弈理论应用到EPC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承包合作及其实现问题的研究中,并且以非对称信息下的业主与设计院、设计院与分包商博弈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工程项目总承包合作目标实现的因素,不再只侧重于定性层面的分析,促进EPC模式下工程承包合作有效性的提高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How does the design institute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and how can the owners obtain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services? It is precisely under this kind of mutual interest demand that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 of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design institute,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its overall service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advantages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ream modes in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market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re role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design institutes, overcom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and shortcomings, and turn their strengths into advantages,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front of the design institute. The EPC model with design institute as the core can control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cost, quality, safety, 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from the source, but its realizatio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cooper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under EPC mode.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f EPC mode, engineering design, game theory and so on are summarized and comb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problems and research progress are understood, and the project contracting cooperative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ship under the EPC mode are studied with the design institute as the c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PC model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related definition,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 analysi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tudies the EPC model with the design institute as the core from the aspects of related summary,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dvantage insufficiency and so on. Th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general contracting of EPC project, the main body of interest is divided, and the cooperative game model between owner and design institute and the cooperative game model between design institute and subcontractor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Northwest Design Institute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 China,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realize the EPC model ar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design institute to the unit with the capability of general contracting of EPC project, and to bring into play the advantage of the EPC mode with the design institute as the core. Taking the design institute as the c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cooperation of the EPC project, and applies the game theory to the research of the project contracting cooperation and its realization under the EPC mode, and takes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design institute. Based on the game model between the design institute and the subcontracto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cooper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and no longer focuses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 contracting cooper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project objectives under EPC mod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年04期
2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建筑;2003年03期
3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建设监理;2003年02期
4 康健;试论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岩土工程界;2003年03期
6 王早生;积极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J];中国勘察设计;2003年04期
7 张博;;浅谈电力工程总承包的国际竞标[J];电力技术经济;2003年06期
8 许建军,林云,石根宏;改善机制,推进工程总承包的发展[J];水运工程;2004年03期
9 陈新华,陈瑾颖;高等院校在推行工程总承包中的作用[J];建筑经济;2004年06期
10 王早生,符曜伟,逄宗展,李燕鹏;关于当前工程总承包工作的调研报告[J];建筑经济;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淑英;;核电工程总承包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2 孟太平;申建红;宁玉民;;论工程总承包管理[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3 朱宗林;;水泥厂建设工程总承包成本管理[A];建材建设工程优秀论文集[C];2011年
4 廖伟;;水泥厂建设工程总承包各项管理[A];建材建设工程优秀论文集[C];2011年
5 纪存兴;冉木子;侯艳丽;石磊;崔汉南;王钢;李启龙;;核电工程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6 李东明;;松树俱乐部西来登五星级饭店工程总承包中的机电设计安装与设备采购[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编者语[A];建材建设工程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朱向红;;浅谈水泥生产线工程总承包中的设计管理[A];建材建设工程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10 ;国内首条外商独资建设的优质镁钙砖生产线——获全国第五届优秀工程总承包铜钥匙奖[A];建材建设工程优秀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撰稿人 吕绍庭;市场呼唤工程总承包[N];建筑时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朱广喜;推行工程总承包缘何雷声大雨点小[N];建筑时报;2005年
3 王早生 符曜伟 逄宗展 李燕鹏;工程总承包:回首与展望[N];中国建设报;2004年
4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汪文忠;理性认识大型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N];中国建设报;2004年
5 王早生 刘宇昕 王秀娟;勘察设计企业如何拓展工程总承包[N];中国建设报;2005年
6 王早生 刘宇昕 王秀娟;勘察设计企业:开拓工程总承包[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子麟;工程总承包:道路越走越宽阔[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真 通讯员 彭耀宗;工程总承包:缘何在国内如此受冷落?[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中建协;建筑业推行工程总承包势在必行[N];广东建设报;2006年
10 季述;工程总承包的含义及其优点[N];广东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辉华;工程总承包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原;工程总承包的评标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2 邱常进;国际工程总承包风险管理案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诗吟;中铁A局集团工程总承包战略及实施[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季蔚蓉;工程总承包管理的质量控制体系[D];东南大学;2005年
5 袁恩宽;工程总承包的风险及风险规避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芳;对外工程总承包风险数量化分类与风险评价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7 娄静;中国电建企业工程总承包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段文亮;中国二十二冶工程总承包业务俄罗斯市场拓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9 杨兴川;国际工程总承包的经营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朱高华;国际EPC工程总承包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1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93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