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6 18:34

  本文选题: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 + 生态创新系统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20期


【摘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优化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从影响生态创新系统的驱动因素出发,构建驱动机制框架图,根据"驱动因素驱动机制生态创新绩效"的研究思路,探讨内、外驱动机制以及两种机制的协同。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湖北省大冶地区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形成的过程,最后提出"五维"的生态创新系统新模式。
[Abstract]:Coordinat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intensive regions in China, and optimizing the ec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intensive regions is the key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Based on the driv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frame diagram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ing mechanisms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two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dea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olog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driven by the driving factor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 Daye area, Hubei Province,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 new model of "five dimensional" ec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创新系统视角的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12BJL07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研究(12JZD034)
【分类号】:F426.1;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2 田红娜;毕克新;吕萍;;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搏;;社会知识管理促进协同创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王家全;唐毅;吴辉琴;;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科研队伍建设与探索[J];大众科技;2013年05期

3 张劲文;;首都经济圈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年08期

4 陈笃钦;;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党委工作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杨燕;;生态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性:与一般意义上创新的比较与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叶其蓝;;探讨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路径和运行机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7 王洪雨;;论台湾地区技职高校协同创新环境的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8 杨柳;邹姣宏;;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加速全球气候政策变革[J];广东化工;2013年22期

9 蔡乌赶;周小亮;;基于多层二元选择模型的企业生态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东南学术;2014年01期

10 万幼清;张妮;;我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潘锡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探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朋;熊励;季佳亮;;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评价体系研究——来自上海42家企业的数据[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王慧;刘宝;;企业协同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4 袭著燕;李星洲;迟考勋;;金融介入的政产学研用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雪茹;白少君;瞿小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以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为例[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柳;;企业特征、独立环保部门设置与生态创新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5学术年会暨第28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艳;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研发模型及其群体协作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周来新;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付敬;企业共性技术创新、吸收能力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小军;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及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杨朝均;FDI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9 孙燕燕;环境/福利导向的生产率及其在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4年

10 张利平;可持续创新过程中的社会嵌入[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婧;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琳;长三角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庞舒雅;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王媛;东北地区优势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邢黎黎;大连市数控机床产业合作创新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孙思思;市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阙攀;大学学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郑莉莉;基于协同创新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阅;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冯长健;四川省生猪产业链与技术链协同的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劲,王方瑞;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学序参量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郑刚;朱凌;金s,

本文编号:1938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938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