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行业:电动汽车需求爆发对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投资机会研究
本文选题:需求爆发 + 政策持续性 ; 参考:《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动车代替燃油车的国际化大背景,继而深入电动车行业,运用AHP模型分析了影响电动汽车需求的各方面因素,得出结论:电动汽车的价格(考虑国家补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核心因素。下文先通过对比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价格和使用成本来分析电动汽车的成本优势;然后通过对比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光伏发电行业,进一步比较政府在新能源行业的节能减排收益,探讨政府对电动汽车补贴的持续性问题。 第二部分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现阶段政策利好,并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比较优势和投资价值。第三部分,文章在电动汽车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分析比较了电动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资机会,并指出动力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上游的关键环节具有最大的未来投资价值。 第四部分,文章深入分析了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从上游锂矿资源到下游动力锂电池之间的所有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市场现状和未来投资机会,得出结论: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两大电池原料领域具备最大的增长空间。其中,掌握磷酸铁锂核心技术的杉杉股份和电解液龙头新宙邦最具备股票投资价值。文章的最后,指出了两点投资风险:首先,大众对纯电动车的实际接受程度尚有不确定性;其次,政府补贴政策的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创新之处 首先,之前的研究报告很少系统的分析影响电动车需求的各个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权重关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模型(AHP)对各因素进行打分对比,并得出有价值的实证结论。 其次,之前的报告多侧重分析政策如何利好,而本文通过对比同为新能源概念的光伏发电行业,探讨了国家补贴政策的持续性问题。
[Abstract]:Main conten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instead of fuel vehicles, then goes deep into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and analyzes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mand of electric vehicles by using AHP mode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rice of electric vehicles (considering state subsidies) is the core factor that consumer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following analyses the cost advantages of electric vehicles by comparing the prices and use costs of electric vehicles with those of traditional vehicles; then, by comparing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with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benefit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par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in China, points out that the policy is favorable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analyze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investment valu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In the third part, the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f each link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chai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demand outburs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ower lithium battery as the key link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upstream has the greatest future investment value. In the fourth part, the paper deeply analyzes all links between upstream lithium mineral resource and downstream power lithium battery industry chain, as well as market status and futur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f each link. Conclusion: cathode material and electrolyte have the largest growth space in the field of battery raw materials. Among them, master iron lithium phosphate core technology of Chinese fir shares and electrolyte bibcock Zeus the most valuable stock investment.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wo investment risks are pointed out: first, the actual acceptance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by Volkswagen is uncertain; secondly, the duration of government subsidy policy is uncertain. Innovation Fir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rarely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mand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ir weight relationships. In this paper,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odel is used to compare the factors, and a valuable empirical conclusion is drawn. Secondly, the previous report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policy,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national subsidy policy by comparing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which is the same concept of new energy.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志兵;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苑国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J];机电信息;2004年14期
3 涂东晓;电动汽车“快跑”[J];新财经;2004年03期
4 张煜,张春润,资新运,姜大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2004年09期
5 ;天津加紧研发电动汽车[J];中国能源;2004年09期
6 ;科博会上的电动汽车[J];科技潮;2004年07期
7 张军;电动汽车“大卸八块”[J];科技潮;2004年10期
8 李喜超;;突破产业桎梏——论电动汽车标准化[J];时代汽车;2005年05期
9 王宇宁 ,姚磊 ,王艳丽;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9期
10 苏晓洲;湖南电动汽车实用化攻关取得新突破[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国川;朱小平;王宗社;;电动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宗义;;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建议[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瞿文龙;;使用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作为基站应急电源的初步设想[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生文;刘志远;刘海峰;;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估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林;;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及共性关键技术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简介[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娟;李朗如;;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10 白文杰;孙立清;常玉华;王志福;;串行通信及其在电动汽车仿真的应用[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钢;奥地利:电动汽车明年起上路[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2 记者 尹江勇;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杜鹏;满足我市推广电动汽车需求[N];黄石日报;2010年
4 朱忠东 杨炳荣;1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将在漳投建[N];闽南日报;2010年
5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许毅蒙;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产业转型 加快电动汽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6 史德;电动汽车如何一绿到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记者 彭源长;中德将统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8 徐瑶译;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渐趋繁荣 上半年销售逾5万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黄劏劏 本报见习记者 刘炎林;杭州电动汽车充换电计费技术“领跑”市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刘娟 李亚杰;电动汽车为何遭遇“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付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建;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于强强;基于行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与服务容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李秋硕;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电能有序利用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张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史乐峰;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罗汉武;电动汽车灵活接入的充电设施需求预测、运行与能效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阳;轮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俞志文;微型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舒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菁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多方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滢;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亚辉;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嘉悦;电动汽车有源在线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姚泽胜;电动汽车用串励直流电机控制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0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94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