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困境与制度设计:关于中国能源产业国际化发展模式选择
本文选题:制度困境 + 制度设计 ; 参考:《经济问题》2015年02期
【摘要】:中国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模式选择面临地缘政治、市场博弈、安全环境、结构性权力和意识形态等重大因素导致的制度困境,需要推进各种类型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模式选择、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缓解以致破除制度困境的过程。
[Abstract]: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mode of China's energy industry is confronted with institutional dilemmas caused by such major factors as geopolitics, market game, security environment, structural power and ideology, and so 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various type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Mode selection, system desig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itself is a process of relieving and breaking down the system dilemm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F4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力;;国际环境法硬法化趋势下的中国海外能源投资[J];东方法学;2011年01期
2 张树明;;试析中国多边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基本问题[J];生产力研究;2012年01期
3 管清友;何帆;;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国际能源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1期
4 李莉;;我国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敬水;龚江洪;;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魏浩;赵春明;;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3 何志鹏;孙璐;;国际软法何以可能:一个以环境为视角的展开[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4 司乐如;;中印油气外交:“新大角逐”、“互利互赢”或“独立平行”[J];当代亚太;2009年02期
5 任娜;;中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层次性与应对[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6 王联合;;中国与国际能源机构:一项规范研究[J];国际观察;2009年04期
7 王晓梅;;中亚石油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6期
8 李巍;;IPE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1期
9 高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8年16期
10 王多云;;全球化格局中的中国油气资源国际合作[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范必;马志扬;;建立全球大宗能源资源市场稳定机制的构想[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谭柏平;;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应对措施[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金燕;国际能源合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金永花;外籍劳动力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和拓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莫莉;电力市场下发电权委托代理交易模式及多赢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梁波;中国石油产业发展范式变迁的组织社会学分析(1988-2008)[D];上海大学;2010年
7 郭晓立;国际能源合作的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辛雨;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杨飞龙;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赵磊;脉冲电晕放电烟气中细微颗粒物协同氮氧化物脱除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颉;侯建明;;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产业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2 王绍媛;;中、俄、蒙三国的油气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0年06期
3 高建;杨丹;董秀成;;贷款换石油:中外石油合作新模式[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10期
4 赵宏图;;国际能源组织与多边能源外交[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10期
5 丹尼尔·耶金,单卫国 ,李春霞;全球能源安全[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3期
6 何力;;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何凌云;薛永刚;;产业共生视角下的能源金融内涵及架构[J];生产力研究;2010年12期
8 管清友;何帆;;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国际能源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1期
9 郭军洋;曲建升;查武堂;;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7年04期
10 韩秀丽;;环境保护:海外投资者面临的法律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康鹏;[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晓云;21世纪初中国的能源安全与中外能源合作[D];暨南大学;2003年
2 王彦彭;我国能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宝;加强国际合作实现能源稳定供应[J];石油企业管理;2002年08期
2 王家诚;综合协调 平衡供需——“十五”期间中国能源发展设想[J];中国石油;2002年03期
3 曹伟;能源宪章与中国[J];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10期
4 戴武堂;中俄能源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马驰 ,高昌林 ,吕永波;能源研发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4期
6 陈志恒,金京淑;东北亚能源安全与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探讨[J];东北亚论坛;2005年06期
7 聂春雷;孙钰;;“十一五”能源发展的绿色走向[J];环境保护;2006年03期
8 查道炯;;能源依赖进口不可怕[J];世界知识;2006年09期
9 张明慧;李永峰;;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10 史丹;;八问能源:价格为何一直涨?[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能源“十五”发展重点规划[A];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四届信息发布会专辑[C];2001年
3 范维唐;;21世纪中国能源[A];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A];《电站信息》2012年第8期[C];2012年
5 ;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6 吴君隆;谷晓江;程进;金明亮;马燕;;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方华灿;;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年
8 胡小平;;中国能源持续战略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曾少军;;全球能源与环境现状及前景[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10 ;能源局副局长: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仍偏低[A];《电站信息》2012年第6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戚燕凌 郑金发;揭开土耳其能源面纱[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陶社兰;熊光楷:“中国能源威胁论”站不住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白明辉 陶思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许勤华;中加能源合作迎来春天?[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英国《经济学人》 赵清 译;英国能源议案招致民众不满[N];中国石化报;2012年
6 记者 王璐;能源体制改革今年明确“路线图”[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能源版全体成员 整理;中国能源产业转型年[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于琳娜;美国能源局发布2013年度能源展望[N];中国电力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司建楠;确保“三稳三进” 能源体制改革从顶层起步[N];中国工业报;2013年
10 记者 宋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新疆大学;2009年
2 才炜;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外部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芮雪琴;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伍福佐;能源消费国家间的能源国际合作:一种博弈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7 崔吉峰;能源传输模式多维临界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姜广君;我国能源运输通道体系综合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张辛雨;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国英;区域能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建云;东北亚能源合作中的美国因素探析[D];暨南大学;2007年
2 Akulova Yulia;中俄能源合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Azamat Baimoldin;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能源合作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雷曼誉;能源安全视角下的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D];辽宁大学;2012年
5 单君兰;中俄能源合作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6 李训领;中国能源发展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位现强;挑战与机遇—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因素[D];暨南大学;2009年
8 吴晓春;中印能源的竞争与合作[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文锴;中印能源合作的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久佳;美国能源支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4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06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