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聚合商市场侧投标与用户侧调度的双向决策模型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idle medium and small load resources with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market regulation and maximiz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to stimulate their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market, Based on the market informatio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easibility of user scheduling, a two-way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market-oriented transaction is established. The bidding strategy for each time period of market side decision an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strategy of user scheduling arrangement for each time period of user side decision are established. For its independent participation in market bidding and arrangements for users to provide the basi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ad aggregators' participation in the market brings great benefits, so it is imperative to cultivate the load aggregators' main body and encourage them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rke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分类号】: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兆霞;邹斌;;PJM日前市场电价的统计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3期
2 高赐威;李倩玉;李慧星;翟海保;张亮;;基于负荷聚合商业务的需求响应资源整合方法与运营机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全;吴杰康;;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并计及概率的梯级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1期
2 宋艺航;谭忠富;于超;姜海洋;;需求侧峰谷分时电价对供电公司购售电风险影响分析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11期
3 杨莉;庄晓丹;陈建华;张宁;戴铁潮;叶炯;冯冬涵;甘德强;;华东区域市场月度购电决策模型实证比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9期
4 谢莉;郑华;张粒子;;基于数值仿真的电价灵敏度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2期
5 王绵斌;谭忠富;关勇;谢品杰;李晓军;;基于分形条件风险价值的供电公司动态购电组合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6期
6 张红旭;姚建刚;杨洪;;决策树和粒子群算法在日前电价预测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3期
7 王绵斌;谭忠富;张蓉;;分形VaR风险度量下的购电组合模型及实证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6期
8 陈泉;严正;罗谌持;;电价α-稳定分布模型及其计及风险的报价策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2期
9 王瑞庆;李渝曾;;计及可中断负荷对现货电价影响的供电商负荷削减策略[J];电网技术;2009年18期
10 刘莉;江辉;彭建春;石宇;;基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发电商竞价策略[J];电网技术;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绵斌;市场环境下供电公司的电价风险控制优化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庄晓丹;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鹏;智能电网运营管理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旭;区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评价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阳华;多种交易方式下的发电商交易模型与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陈喜生;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厂商的报价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4 郑广辉;发电侧电力市场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袁磊;上网电价波动风险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6 葛佳佳;基于金融数学模型方法的电力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刘建平;上海电力市场电价分析及当量电价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王海欢;电力市场配电侧购电分配问题的研究及其风险分析[D];江南大学;2008年
9 陈泉;考虑节点功率和线路故障不确定性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计算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陈旭;电力市场中电网公司购电组合决策及风险管理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鹿华;王思彤;易忠林;袁瑞铭;周晖;殷庆铎;;高级计量架构(AMI)对智能电网下供用电关系的影响[J];电测与仪表;2011年05期
2 黄永皓,康重庆,李晖,夏清,王功礼,胡左浩;用电需求曲线建模及其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1期
3 陈昌松;段善旭;殷进军;;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发电预测模型的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4 张少华,李渝曾,王长军,言茂松;结合期权理论的双边可选择电力远期合同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21期
5 任震,黄福全,黄雯莹,吴杰康;电力市场中的发电厂投标组合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2期
6 刘充许,何光宇,郭家春,陈雪青;基于扩展期望收益的发电商竞标决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9期
7 刘敏,吴复立;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公司风险管理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3期
8 康重庆,夏清,胡左浩,张伯明;电力市场中预测问题的新内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8期
9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10 张富强;周浩;;电力市场中的电价分布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天虹;;需求响应的成本收益构成及其分配[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吴清烈;吕进财;;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定制客户需求响应服务平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17期
3 潘小辉;王蓓蓓;李扬;;国外需求响应技术及项目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1期
4 石坤;杨硕;史梦洁;陈雷博;;自动需求响应在中国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运作模式研究[J];供用电;2014年03期
5 李扬;王蓓蓓;宋宏坤;;需求响应及其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6期
6 ;到2018年超140万个商用建筑参与到需求响应计划[J];供热制冷;2013年02期
7 高赐威;陈曦寒;陈江华;徐杰彦;;我国电力需求响应的措施与应用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1期
8 裴丽君;;美国和日本需求响应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2期
9 李啸宇;谈金晶;王蓓蓓;;智能园区需求响应项目实施效益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3年04期
10 王永权;;浅述智能电网电力需求响应[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石怀德;郝为民;;基于需求响应技术的电力供需双向调节机制综述[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蔡骥然;周振宇;祁兵;伍军;;需求响应通信架构和数据模型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见习记者 黄硕;我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滨海时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静华;中国首个用电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3 记者 秦叙常 通讯员 谭永红;来凤建立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N];恩施日报;2011年
4 记者 门心洁;霍尼维尔签约中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系统[N];天津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娜;电力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运行调控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刘继东;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效益评估与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泽卉;需求响应效益的量化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宝石;基于需求响应的家庭用电负荷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3 翟娜娜;基于用户需求响应的峰谷时段划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韩伟吉;需求响应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陈俊生;面向智能用电的需求响应技术及家庭用户用电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蒋国华;基于博弈模型的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管理及定价策略[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7 党美琳;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接口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张红梅;基于WSN的需求响应系统安全机制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安u&;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行为特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贺鹏;基于SM/AMI的用户主动需求响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85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18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