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策略研究——基于特斯拉推广模式的借鉴
[Abstract]: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our country established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brought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Therefor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ncreased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the promotion and sal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cceler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and actively developed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choice of marketing mode is very important. American Tesla's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rket promotion mode and its operation experience can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to further popularize new energy automobil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构建与实施研究”(13BGL01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与政策设计研究”(SK2015A269)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033ZD) 安徽工程大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3RZR024)
【分类号】:F426.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芳;包先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2 符贵兴;;结构调整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20期
3 姜江;韩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J];改革;2011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N];中国能源报;2010年
2 记者 田然;[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微;[N];消费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永花;;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策略对我国的借鉴[J];东北亚论坛;2012年03期
2 江涛涛;;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和推广问题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13年09期
3 秦广虎;廉同辉;何治国;;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4 李建忠;;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制约因素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7期
5 具小平;杨構;王波;;一种低成本智能交流充电系统的研发[J];南方电网技术;2013年02期
6 高倩;范明;杜建国;;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影响的演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1期
7 陈扬;王学锋;;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与瓶颈分析[J];兰州学刊;2014年08期
8 魏淑艳;郭随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工具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1期
9 邢敏;;中国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及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06期
10 陈开朗;;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涛;苏春江;綦振法;;“iwater”环保节水贴市场推广调查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2 周涛;苏春江;綦振法;;“iwater”环保节水贴市场推广调查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楠;调节聚焦与心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交互影响:信息框架的视角[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陈文婕;低碳汽车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张俊;导向型技术变迁、环境技术偏向与环境污染[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毕华;XY汽车4S店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高铭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寇运国;技术轨道视角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经济评价与预测[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良;促进我国节能环保汽车消费的绿色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肖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郝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于淼;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昌荣;;新能源汽车国际走势与我国发展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11期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冯飞;王晓明;;我国具备将电动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10期
3 何治国;;运用财税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4 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02期
5 孙晓华;李传杰;;需求规模与产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2期
6 彭红涛;李峥;朱禹;梁缘;汪斌;;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一些思考[J];汽车科技;2009年05期
7 曾耀明;史忠良;;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比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02期
8 张泽一;王春才;;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失效的经济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11期
9 董浩;;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的分析和评价[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5期
10 胡登峰;王丽萍;;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J];软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王昌林 姜江;[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远立;中国汽车产业管制失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明远;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德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府激励性规制[J];经济论坛;2009年01期
2 郑薇;;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专利研究[J];汽车技术;2009年05期
3 徐枭;王巧凤;周荣;;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J];上海汽车;2009年05期
4 黄杨珏;倪浩;刘珊;曾洁;普子恒;;电力新能源发展与和谐社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0期
5 丁强;;发展新能源产业更要走科学发展之路[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年08期
6 袁哲;;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机遇[J];汽车工业研究;2009年11期
7 黄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境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9年22期
8 屈伟平;;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车道[J];汽车工程师;2009年11期
9 朱益飞;;油价回涨给新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J];变频器世界;2009年12期
10 崔木花;;新能源产业化的路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政;赵飞;;基于目标导向差异的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以中国武汉和美国加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胡建;;新能源在车辆工程中的运用[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信国;杨春巍;刘建生;;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业的发展现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军;陈龙珠;崔秀丽;张国锋;;新能源光伏产业的示范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朱征洪;任广耀;;科技传播创新的概念要清晰准确——以“新能源汽车”为例[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志洪;;新能源汽车技术状况评价与保持技术研究[A];2012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玉盟;赵瑞广;张文;;济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罗党;张敬;;基于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的河南新能源汽车项目风险评价[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石红波;许玉平;;绿色技术视阈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分析:基于山东威海的调查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潘红波;;利用风能等新能源创造低碳城市[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毓瑞;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前景及营销策略[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浦洋;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发展战略[D];外交学院;2015年
3 陈莉;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张纹瑾;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5 邓海静;新能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成长价值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6 冀鹏辉;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态度因素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余畅;基于风险矩阵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肖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黄倩;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高志南;新能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成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6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26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