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4 17:33
【摘要】:我国作为全球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国,经过对煤炭工业40余年建设之后,已经建立了完整、庞大的工业体系。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我国传统基础工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逐渐庞大,煤炭行业内部、外部矛盾也逐渐突出。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对外开放日益深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煤炭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煤炭企业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逐渐丧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系列优势,煤炭企业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煤炭企业依托着雄厚的资源资金基础,不仅需要和国外煤炭集团企业进行竞争,更需要和国内民营、乡镇煤炭企业相抗衡。面对来自多个不同方面的竞争挑战,煤炭企业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如何进行高效合理的经营管理,如何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这成为关系到煤炭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战略管理已成为主流管理方式。一个清晰、论证充分的公司战略是经营管理的指示灯,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地图,相反,缺乏有效战略的企业很难到达行业等级的顶峰。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柳林矿业公司)应该尽快制定出与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战略,提高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又快又好发展找好方向。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复杂的组织结构、多元的业务组合、庞大的产业规模都是企业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工作的难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态势同样会给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增加新的难度。如果在战略规划制定早期不进行仔细论证或者照搬其他企业经验,那么不仅无法保证公司发展,更会导致企业走向效益下滑的危险境地。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红柳林矿业公司发展战略带来了更高要求。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态势与经济全球化大环境的影响,如何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去支持红柳林矿业公司做大做强是一大难点。基于此,本文在对文献充分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特别是跟踪分析近年来红柳林矿业公司战略规划、业务整合等动态管理过程,综合SWOT工具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宏观环境深入研究,结合各项不同的业务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与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制定出红柳林矿业公司的发展战略并给出实施、保障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第一,从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组织结构等多个因素分析入手,重点分析宏观行业竞争、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大环境等,对红柳林战略发展进行定位;第二,提炼出红柳林矿业公司战略发展路径,使企业战略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第三,采用SWOT工具对企业发展环境、资源优劣势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总结得出红柳林矿业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拥有的机会,进而对红柳林矿业公司战略发展进行定位——具备多产业链的综合型煤矿企业,进而确立企业成长型发展战略模式;第四,规划了红柳林矿业公司战略发展方案,并且探讨了具体战略实施的相关保障,并基于战略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下一步战略调整优化的若干建议;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2;F42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春花;“十五”江西矿业发展的重点[J];江西地质;2001年03期

2 ;世行官员看好新疆矿业开发[J];采矿技术;2001年01期

3 谢柯凌;清代矿业政策对山东矿业的影响及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非洲矿业改革受阻[J];采矿技术;2002年03期

5 ;中国矿业发展策略研讨会在海口举行[J];采矿技术;2002年04期

6 ;中国矿业2002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2年06期

7 田凤山;在“中国矿业-2002”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J];国土资源通讯;2002年11期

8 吕晶;专家为我国磷矿业发展进言[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2年08期

9 孙文盛;加强合作 迎接矿业美好的明天——在“中国矿业2003”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J];国土资源通讯;2003年12期

10 孙文盛;矿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J];今日国土;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蓝元利;;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矿业发展对策[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以诚;;论矿业文化和矿业文化转型[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尔东;董景波;范鑫;;生态矿业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其厚;刘亚民;;洋务派与中国近代矿业的兴起[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5 张以诚;;中国近代矿业的诞生[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朱训;;世纪之交的中国矿业[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傅鸣珂;;尊重矿业特有规律 确立矿业基础产业地位[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朱俊士;张宏福;;21世纪的中国矿业——生态矿业[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9 李万亨;潘才;;我国矿业发展战略的转变及其对策[A];缓解矿山资源危机——中国资源危机矿山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以诚;;关于推进地质矿业史研究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摘要)[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徐水师率团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N];中煤地质报;2012年

2 记者 田孔社;关注矿业 支持矿业[N];中国改革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李平;矿业发展要着眼于实体[N];中国矿业报;2013年

4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李裕伟;矿业权配置让市场作决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张伟超;“智能采矿”是矿业发展目标[N];中国黄金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琼杰;全力打造北京国际矿业城[N];中国矿业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平;矿业:随共和国一起成长[N];中国矿业报;2014年

8 记者 吴岗 吴梅;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召开筹备会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9 记者 周勇刚;民营矿业迎来规模化走出去[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晓慧;新机遇下矿业合作的新宣言[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萤雪;矿业棕地公园景观生态化建构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肖常先;东南亚矿业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苏迅;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矛盾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宏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中国矿业治理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高兵;国际矿业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矿业权安全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朱灏;矿业权价值评估的竞争分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张俊芝;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彭秀平;矿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与动态评价方法[D];中南大学;2004年

9 李涛;矿业权二级市场建设模式与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唐敏;基于熵的矿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昊;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有关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张丁;试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发展与矿业的互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张伟进;石家庄市矿业权审批流程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白婧(Betty Bai);中加矿业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阮劲松;M矿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王树祥;矿业小城镇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邱少波;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滕泽锐;2014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广西大学;2015年

9 孙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矿工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褚凡;清末矿业立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10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10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