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参与对双组织承诺的影响:组织支持的中介作用与用工制的调节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employees of Sino-American Joint Venture G Automobile Company, this paper gives an equivalent sample of the company: formal workers.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ed that: (1) the labor work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o G automobile company was higher than that to D labor company; (2) the employee's evaluation of salary incentiv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fficial worker,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support received by the employee in G automobile company i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fficial worker; (3) the 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G Automobile Compan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f G Automobile Company, and the commitment of double organizations (G Motor Company and D Labor Company); (4) Labor workers' perception of G automobile company's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its employees' participation in G Automobile Company and its dual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5) the employment system plays a regulatory role between employee (formal, labor) particip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G Automobile Company,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erception of G Automotive Compan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G Automotive Company; In addition, the company's 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mode of employment.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劳动法背景下和谐劳资关系研究”(08BSH039)的资助
【分类号】:F426.471;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海舰;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5期
2 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3期
3 金碚;;“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国工业[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4 张志学;秦昕;张三保;;中国劳动用工“双轨制”改进了企业生产率吗?——来自30个省份12314家企业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5期
5 平力群;;浅析日本《劳务派遣法》的沿革及其影响[J];日本学刊;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圣勇;;对国有企业集团绩效管理推行“问责制”[J];才智;2008年19期
2 刘容;;日本企业劳资关系的演进——从“利益一致型”到“利益协调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3 杨景景;张健光;屈鹏;;武警支队级财务干部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1期
4 朱乃肖;;环太平洋经济圈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5 谢智红;;组织承诺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吴解生;;制造业国际转移与中国吸纳区位优势提升[J];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7 吴靖;;教师的组织承诺及对工作努力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科技和产业;2010年09期
8 康锦江,杨春江,张化东;知识员工的组织承诺及对工作努力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立平;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03期
10 陶红;王琳;;中文版护士留职意愿问卷的修订[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姚凯;吴思嫣;;员工参与感知与情感承诺——个体层面权力距离的调节效应[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0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0年
2 刘和旺;郑世林;王宇锋;;地区制度质量、自主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张三保;张志学;秦昕;;中国地区市场分割、高管权力配置与企业地域多元化[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4 周咏龙;胡琼晶;秦昕;;民营企业家何时更倾向于让子女接班?——基于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夷岭;基于组织承诺的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蒋秀娟;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汪俊;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闵锐;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殷青伟;员工绩效评价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田超;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范忠宝;中国家族企业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婷;涉农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敬业度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冯章伟;基于组织学习的组织认同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林玲;工作价值观、人际沟通和组织承诺:台湾和大陆员工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颜丹丹;餐饮企业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栾姝;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光利;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陈胜男;组织支持感、心理授权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孙丽娜;基于组织承诺的员工周边绩效管理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继承;;中国企业劳动制度30年改革与变迁的经验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王继承;;劳动用工“双轨制”模式成因、利弊与政策含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冯彦君;;同工同酬原则的困惑与反思[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4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5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6 陶厚永;刘洪;;何种用工制度更具适应性效率——用工“双轨制”与“单轨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7 陈佳贵;黄群慧;;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了吗——对15个重点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4期
8 李建明;缪荣;郝玉峰;;10年来中国企业500强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9 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10 姚先国;;劳动力的双轨价格及经济效应[J];经济研究;199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卡林;[N];经济日报;2003年
2 白天亮;[N];人民日报;2007年
3 范正伟;[N];人民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莉,丁辉,朱月龙;组织承诺及其实践启迪[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韩翼,廖建桥;组织承诺研究的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5年03期
3 刘业政;潘生;赵勇;;组织承诺与雇员个人特征关系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4 ;商务部:中国切实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J];上海工业;2004年10期
5 刘加艳;时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05年04期
6 宋爱红;李娜;;中国人思维方式对教师组织承诺的作用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颜爱民;宣娜娜;田团;;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和组织承诺相关关系实证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白瑛;蔡丽涌;孙晓菲;;基于组织承诺的激励机制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13年07期
9 樊钱涛,任志宇,王曦;浙江省12家私营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感实证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袁凌;王烨;陈俊;;组织承诺对员工离职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加艳;时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石文典;吴晓庆;;企业员工组织承诺对知识共享动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谭小宏;;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心理授权和组织承诺的关系——递增效度的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斌;罗小兵;邱芬;;高校体育教师的组织承诺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蔡亚华;贾良定;李珏兴;;员工—组织关系与组织承诺间的关系:心理授权调节作用的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王重鸣;BrigitteCharlesParvers;刘小平;;中国管理背景下组织承诺的结构特征与评价[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田宝;;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季锐;李磊;;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小平;余丽清;;员工—组织关系中的风险认知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晓辉;宁元元;朱月龙;;外企工人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铁军;组织承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木棉;“另类”店员管理“双赢”可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安新;浅论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和组织忠诚度管理[N];国际商报;2008年
4 记者 梁懿娴;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N];国际商报;2002年
5 刘国远;世贸组织承诺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N];中国贸易报;2009年
6 记者 舒迪;捐赠不兑现企业将被部分公布[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tD;中国积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N];国际商报;2002年
8 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如何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N];人才市场报;2007年
9 王晓欣;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依法保护产业和市场[N];金融时报;2003年
10 ;无线USB规范正式推出[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颜;军医大学(西部)基础课程教师组织承诺结构及其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校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聂林;学习型组织文化、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蒋秀娟;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凤慧;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黄春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相关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光玖;基于内隐领导理论的石油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9 章震宇;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郗河;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玲;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阳小玲;组织创新气氛与组织承诺、组织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施信;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袁野;长沙地区企业翻译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其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付;组织公平和组织人际和谐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刘爽;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组织承诺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杜军丽;我国企业组织沉默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曹霞;对某大型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红娟;对京、沪、穗三地外资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0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1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