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军民两用技术融合研究及对广东的启示建议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dual-us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dual-use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the glob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point of view of 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dual-us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merging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uangdong'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developing new industr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dual-use technologies.
【作者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分类号】:F42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雷延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模型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7年02期
2 王]声;仝爱莲;;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回顾及启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年01期
3 何立萍,王子滨;美国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7年02期
4 陈永国;;技术转移与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J];经济与管理;2007年10期
5 曾立;黄朝峰;纪建强;位芳;;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3期
6 朱方伟 ,王永强 ,唐丽艳;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ontrastive Research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olicies[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0期
2 张瑾;李德煌;邵明星;;国防技术成果军转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梁启华;郝占刚;;企业默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一个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王永强;朱方伟;蒋兵;;技术引进中研发人员隐性技术知识转化激励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杨亚平;;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企业技术能力演进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8期
6 纪建强;陈晓和;;国防工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年05期
7 杨筱;曾立;;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动员力量融合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朱云飞;朱海涛;王鑫鑫;;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熊锦平;王薇;汪明月;;基于不同技术流转模式的风险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5年01期
10 赵亮;;国防科技工业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宏观管理体制创新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方伟;;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晏湘涛;闫宏;匡兴华;;技术再投资计划:美国军民两用技术计划的形成与完善[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冯煜芳;朱隆魁;葛爱学;魏继华;;弹道导弹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李洁;李晓松;叶晓榕;;民营企业进入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董理达;王飞;侯光明;;创新国防工业组织,促进军民技术转移[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鲁艳;陈振凤;;军民融合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曹兴;李瑞;;产品创新知识集成的过程与模型分析[A];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惠峗;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蒋兵;装配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卢锡超;产业技术扩散的知识重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陈搏;基于知识价值理论的知识交易及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杨贵彬;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苏卉;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与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杨亚平;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詹长春;技术能力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会良;大学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王作功;基于生态理论的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双双;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特点及优化建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建;军工集团财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郑作龙;面向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修远;某研究院军民技术共享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闫立飞;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王永强;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转化障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唐毅;基于系统观的企业技术转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魏仕杰;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管理策略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蒋兵;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宏;骆旭华;;美国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2 夏德,程国平;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6期
3 赵澄谋,姬鹏宏,刘洁,张慧军,王延飞;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10期
4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年01期
5 余东华;;技术创新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姜鲁鸣;[N];学习时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桐;《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亮相第六届深圳高技术交易会[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11期
2 王]声;仝爱莲;;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回顾及启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年01期
3 赵洪海;张重杰;;推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军转民;2006年09期
4 苗宏;周华;;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与贸易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J];国防技术基础;2007年08期
5 苗宏;周华;;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与贸易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J];国防科技;2007年09期
6 葛永智;;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J];山东电大学报;2008年01期
7 ;发挥专家优势 促进军民两用交流园地建设——《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杂志全国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在京成立[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8年08期
8 金晔;江可申;;南京地区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路径及保障体系的构建[J];江苏商论;2009年02期
9 刘晓红;;南京军民两用技术融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胡圣祥;;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晏湘涛;闫宏;匡兴华;;技术再投资计划:美国军民两用技术计划的形成与完善[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盛智龙;;发展京津冀区域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思考和对策建议[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洁;蔡虹;赵皎卉;;日美军民两用技术政策的演化及启示[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吴明曦;;把军民两用技术及产业发展作为国家专项计划推进实施[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同玉;段倩倩;贺新闻;;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溢出模式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魏兰;丁锋;;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促进海洋油气开发[A];海洋油气、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国产化合作——第一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文集[C];2004年
7 郭韬;王姝o,
本文编号:2309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0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