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样品发布破解行业检测难题
[Abstract]:In 2000, a probiotic oligosaccharide product R & D, production and sales as the main business of the state-level high-tech enterprise was born. This enterprise is Quantum Hi-tech (China) Biological Co., Ltd. The company has many core technologies and patent technologies for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oligosaccharide R & D base recogniz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Nutri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the main drafting unit for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n fructooligosaccharide. Sponsor of the National Public Nutrition improvement Program (OLIGO), promoter of nutritional fortifiers and experimental bearer. A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probiotics, fructooligosaccharide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has been lack of a global unified detection method, which brings unnecessary trouble to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ducts.
【分类号】:F426.82;TS2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帅;;益菌因子碳酸饮料的研制与开发[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4期
2 杨博文,黄喜玲,王震夷;台湾糖业公司商品化生产低聚果糖[J];广西轻工业;1995年04期
3 ;创新项目[J];中国科技信息;2002年17期
4 ;低聚果糖用固定化酶法生产[J];精细化工基地信息通讯;1999年06期
5 李丽娟;蔗糖深加工的经济效益分析[J];山西食品工业;2000年01期
6 ;国内首创5000吨高纯度低聚果糖项目成功投产[J];中国乳品工业;2009年12期
7 ;勇于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J];民营科技;2000年01期
8 ;新西兰批准短链低聚果糖作为菊粉提取物替代品[J];饮料工业;2013年10期
9 吉佳;;量子高科 益生元行业的领导者[J];证券导刊;2010年48期
10 ;食品增值推广计划 带出健康信息[J];中国食品工业;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乃强;栾庆民;张友亮;;高纯度低聚果糖的特性、生产及应用[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郑建仙;谢拥葵;;低聚果糖及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A];第三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7年
3 许秀举;戈娜;白乘续;林博;;低聚果糖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与营养食品所毒理室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晓峰;李景壹;李文杰;肖林;尹吉增;;低聚果糖肠益生作用的研究[A];第三届特种医学暨山东-河南-湖北三省联合微生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金芹;杨炳武;牟云青;;高纯度低聚果糖及其在第三代保健食品中的应用[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于红霞;王宇;王淑娥;董银平;于钏钏;王伟;王倩;;低聚果糖活化矿物质吸收及解除植酸有害作用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雅文;高优美;刘国红;赫英英;魏颖;厉玉婷;于红霞;;低聚果糖促进矿物质吸收作用的研究[A];山东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袁杰利;周景欣;迟俐;张新星;;双歧杆菌低聚果糖制剂对便秘人群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A];食物功效成分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九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姜菁静;孙建琴;;菊粉和低聚果糖及矿物质代谢:动物实验的证据[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三十九期):肠道微生态与健康[C];2007年
10 姚评佳;魏远安;李永民;;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在婴儿食品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永刚;低聚果糖前景可观[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马永刚;山东文远低聚果糖精耕细作赢得优势[N];中国食品报;2009年
3 本报记名 谢玲;低聚果糖应用标准日益完善[N];中国食品报;2009年
4 黄爱华;低聚果糖系列知识(之五)[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低聚果糖知识(之二)[N];中国食品报;2009年
6 技术部;低聚果糖在糖蛋糕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报;2009年
7 本期主讲人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江波;低聚果糖理化特性[N];中国食品报;2009年
8 本期主讲人: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江波;低聚果糖的应用[N];中国食品报;2009年
9 ;低聚果糖在饮料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永刚;功能性开发与安全性保障缺一不可 低聚果糖产业须走规范发展途径[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生庆海;低聚果糖中间试验和关键设备的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曲丹;低聚果糖对原发性高血压作用效果的实验及临床试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郭艳玲;牛蒡低聚果糖诱导拟南芥对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的抗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金良;高纯低聚果糖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石庆宏;低聚果糖喷干燥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宇;低聚果糖通便作用及影响肠道矿物质和脂类吸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翁桂华;应用膜技术制备高纯度低聚果糖[D];江南大学;2009年
5 杨正茂;低聚果糖生产相关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2年
6 张艳;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生产低聚果糖[D];江南大学;2004年
7 隆江;低聚果糖冷冻干燥机理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8 张伟;固定化酶制备低聚果糖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丁红梅;黑曲霉内切菊粉酶生产菊芋低聚果糖工艺及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朱俊玲;低聚果糖发酵核桃酸乳生产工艺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66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6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