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选址规划研究
[Abstract]:The location planning of automobile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i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overy center, disassembly center, remanufacturing center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in automobile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a location planning model of automobile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with the lowest cost as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and optimize i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cycling demand of waste cars in Hunan Provinc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are verified by the preliminary location of candidate recovery center, candidate dismantling center and remanufacturing center by relevant experts.
【作者单位】: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426.471;F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林芳;龙勤;;基于ELECTRE-Ⅱ算法的汽车制造企业逆向物流成本优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4期
2 周爱莲;石悦悦;刘飞燕;唐攀;;基于物元可拓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评价[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关堂春;;汽车逆向物流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9年06期
4 葛晓梅;孟宪磊;;制造型企业逆向物流成本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8期
5 张韵杨;郭咏松;邱祝强;;逆向物流成本核算模型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应;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耀华;改进遗传算法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与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2 沈晶;基于供应链的制造类企业库存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建斌;叶洪江;;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乔志杰;程翠翠;;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研究及其仿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徐文婷;李承鹏;;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离散化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安振刚,李谋渭,尹显东,于宁,唐伟;遗传神经网络在平整轧制力预报中的应用[J];鞍钢技术;2001年06期
5 华文立;胡学刚;;平衡决策树分类精度与规则简易性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马友平;;生长模型McDill-Amateis的遗传算法拟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7 陆克芬;方崇;张春乐;;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8 陈广洲;汪家权;解华明;李国莲;;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多目标规划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9 刘延明;陆克芬;方崇;;基于投影寻踪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南宁市内河水质综合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10 刘延明;陆克芬;方崇;;大中型灌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继阳;竺长安;曾议;;基于遗传禁忌混合搜索算法的设备布局研究[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丁婷;崔红涛;;遗传算法在智能天线扇区波束赋形及阵元失效补偿中的应用[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程远林;李茂军;;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电容器优化配置[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姜明辉;袁绪川;;基于GA优化的个人信用评估SVM模型[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志华;王莉;刘洪;;最大化网络广告收入的投放决策[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瑞艳;李树荣;张晓东;苗荣;;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热传导系统最优控制问题求解[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清;宋年年;王佳庆;姚菁;;优化自抗扰控制器在主汽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康忠健;徐丽;勾松波;金华蓉;李瑞生;;考虑分布电容的神经网络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算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姜封国;;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混合遗传算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桂臣;蒋白懿;代进;;基于遗传算法城市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载人潜器阻力性能的数值和试验预报及外形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亚娟;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谭枫;介入式文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陆满君;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与参数估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晚龙;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分散智能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董慧群;代建制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许爱德;开关磁阻电机在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张进;地震叠前数据的弹性阻抗非线性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王德才;基于能量分析的地震动输入选择及能量谱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于群;电力系统大停电的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成;动态环境下的元胞遗传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李坤;参数参与进化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吴香庭;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水松;多目标遗传算法与非支配集的构造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臻;城市公交车辆智能调度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国凯;泰安市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纪二云;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施晓坤;煤炭企业人才结构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马宗梅;遗传算法在考试系统组卷中的应用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雷明杰;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中厚板轧机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杰,郑凯,田源,汝宜红;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3 邢忠,姜爱良,谢建军,冯义成;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4期
4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邢忠,谢建军;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5 刘光复;卞世春;刘志峰;陈鹏;;废旧汽车零部件资源化系统模型的建立[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6 孙柯,冯耕中;我国储运包装物回收管理模式浅析[J];中国储运;2004年06期
7 钱晓江;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彭禄斌,赵林度;供应链网状结构中多级库存控制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9 黄祖庆,达庆利;一个允许退货的库存控制策略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孟健;周寅;方芳;;逆向物流作业环节的优化研究[J];电子商务;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宜;基于供应链的回收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周垂日;逆向物流管理的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黎钧琪;改进遗传算法及其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崔杰;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张强;供应链环境下的多级库存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高郢;再制造物流网络设施选址及稳健性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刘悦;基于VMI的库存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宋美荣;企业逆向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婴,蔡长术,翟运开;浅议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及其设计——以汽车业为例[J];物流技术;2004年11期
2 冉春娥;逆向物流:不应被遗忘的角落[J];物流科技;2004年12期
3 肖祥鸿;企业逆向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J];物流科技;2005年05期
4 孙林岩,王蓓;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10期
5 袁霄;逆向物流中的渠道分流决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07期
6 王西兵,钱燕云;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05年08期
7 孙珂,冯耕中;我国逆向物流标准化的探讨与展望[J];中国标准化;2005年08期
8 胡华;郭晓汾;;逆向物流成因和组织模式分析及网络结构设计[J];山东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9 黄本笑,骆琴;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5年04期
10 阮略成;李杰;;第三方汽车逆向物流模式浅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菊芳;;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2 郝皓;;逆向物流,不再沉默[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包菊芳;;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明珂;田琦;;企业逆向物流研究[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梁昌顺;;逆向物流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索[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沈默;;逆向物流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高阳;周婕;;随机环境下多目标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蓓;;逆向物流研究的内容综述[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贝;张好智;;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分析与算法(英文)[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周根贵;曹振宇;;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晓梅;逆向物流:渐为人知的价值空间[N];中国交通报;2003年
2 吴刚;逆向物流服务市场从哪里切入[N];国际商报;2005年
3 阮承健;透视汽车逆向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周艳;逆向物流:现代物流新的增长点[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刘月菊;莫忽视逆向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志军;逆向物流:向左走?向右走?[N];现代物流报;2007年
7 邱奇邋李辉;新农村逆向物流建设的谋与对[N];国际商报;2008年
8 爱立信公司 郝皓;逆向物流 利润油田[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9 张凌辉;再造逆向物流[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刘北辰 ;逆向物流正向控制[N];中国质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刚;逆向物流规划体系及其补偿控制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郭滕达;逆向物流价值链优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海燕;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文杰;逆向物流及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张昕;逆向物流的网络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申成霖;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逆向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魏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企业回收逆向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岳辉;不确定环境下再利用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隗明明;逆向物流网络规划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岳庆如;造纸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及系统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马丹祥;逆向物流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金裕卓;逆向物流与环境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胡萍;第四方逆向物流相关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任才杰;汽车逆向物流回收的经济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雷晓艳;逆向物流的决策结构与网络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崔会芬;商业退回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邹晓亮;第三方物流企业逆向物流服务成本核算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薛雷;逆向物流超网络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05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50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