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绿色井工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basic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s of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mines, safe and efficient mines and green m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safe and efficient green wells and mines is put forwar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afe and efficient green wells and min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afe and efficient green wells and mines.
【作者单位】: 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D82;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家林;钱鸣高;;绿色开采的理念与技术框架[J];科技导报;2007年07期
2 缪协兴;钱鸣高;;中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研究现状与展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3 钱鸣高;;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J];煤炭科技;2006年01期
4 赵志强;高洋;汪昕;吕亚伟;;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回采率问题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1年01期
5 何花;;我国煤炭资源保障度问题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6 汤铸;艾德春;彭斌;梅培军;;我国煤矿安全形势及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王晓东;;基于绿色开采理念的煤炭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陕西煤炭;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睿智;董跃文;;安全星级矿井建立的探讨[J];经济师;2011年11期
2 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杨泽元;王国柱;申涛;;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炭与地下水组合特征及保水开采[J];金属矿山;2009年S1期
3 许尽峰;孙宇博;;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系统模型研究[J];金属矿山;2010年09期
4 田立波;刘帆;陈忠良;;中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进程与现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4期
5 张兴权;;浅谈煤矿建设中几个问题与对策[J];江西煤炭科技;2012年02期
6 乔登攀;程伟华;张磊;姚维信;王贤来;王虎;;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7 王长玲;;基于复合实物期权的煤炭绿色开采项目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8 钱鸣高;许家林;;科学采矿的理念与技术框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谢夫朋;;矿井水净化循环利用系统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年23期
10 欧又瑞;周雄;;煤矿采煤方法改革项目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杰;黄庆享;陈有梅;;矸石电厂粉煤灰的活化及喷浆材料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2 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杨泽元;王国柱;申涛;;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炭与地下水组合特征及保水开采[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黄勇;晏海霞;姜磊;;煤炭资源开采与环保治理[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孔令海;;千米深井沿空留巷新型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吉雄;周楠;缪协兴;陈士军;;建筑物下压煤由条带变固体密实充填采煤关键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缪协兴;张吉雄;黄艳利;巨峰;周楠;;条带改长壁固体密实充填开采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戈海滨;陈士军;李常华;;城镇下条带煤柱回收技术研究及应用[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郝晋艳;;对新型煤化工机电设备事故因素的分析与控制的几点思考[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常金源;米阳;常中华;罗浩;包含;胡巍;;“含水系统”概念与“保水采煤”思路探讨——以神南矿区为例[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瑜;井下冲撞式煤矸分离中颗粒动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黄伟;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相关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姚维信;矿山粗骨料高浓度充填理论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健;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我国煤炭产业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雷少刚;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王平虎;寺河矿高瓦斯抽放与突出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冯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孙春东;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巨峰;固体充填采煤物料垂直输送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徐龙江;井下鼠笼式选择性煤矸分离装备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万里;高压瓦斯泄放自燃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健;山西省煤炭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蒋全超;四川金窝井田幺塘煤矿床采矿权评估[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广培;地面群井抽采卸压瓦斯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冬梅;秀山锰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及保障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张娟;山东省煤炭资源开采现状分析与开采速度模型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峰;煤矿区井下矸石回填与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峰;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政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9 周伟杰;环境友好型矿山运行模式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金祥;通轴式海水柱塞泵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怡斌;张晓倩;;矿山开发环境评价应注意的几个循环经济问题[J];金属矿山;2006年02期
2 许家林;钱鸣高;;绿色开采的理念与技术框架[J];科技导报;2007年07期
3 陈林杰;;我国煤炭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与基于科技进步的发展战略[J];科技与经济;2009年02期
4 许家林;朱卫兵;李兴尚;赖文奇;;控制煤矿开采沉陷的部分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5 张东升;马立强;;特厚坚硬岩层组下保水采煤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6 缪协兴;张吉雄;;矸石充填采煤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7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曹胜根;;论科学采矿[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8 梁杰;;煤炭地下气化技术[J];科学中国人;2006年04期
9 缪协兴,陈占清,茅献彪,陈荣华;峰后岩石非Darcy渗流的分岔行为研究[J];力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缪协兴;采动岩体的流变与控制技术[J];力学与实践;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松;;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的再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4期
2 王贵成;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年04期
3 赵诺;;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02期
4 翟兴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评价指标[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5 吴康;;关于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指标[J];煤炭经济研究;1982年08期
6 姚琴;;煤炭企业事前、事中、事后安全审计的评价指标[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7 邓万涛;;煤矿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8 王婷婷;杨琴;;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杨玉成,孔繁伟;影响煤矿救护队救灾效果的因素与救灾效果评价[J];煤矿安全;2003年10期
10 熊敏;王敬;张川;贺荣恒;余建新;;西南部矿区压占耕地损毁程度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蔡宇;张永兴;;采矿塌陷区地表耕地破损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东印;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08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50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