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3 09:05
【摘要】: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让企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征程,我国企业也跟随着这股潮流方向迈进步伐。各行各业积极响应政府“走出去”的战略,精心准备、抓紧时机,在国际并购市场上表现得非常抢眼。但与此同时,各种海外并购的风险也接踵而至。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环境变差。受大环境影响,一些原本优良的企业价值迅速贬值。反观我国的经济情况,我国的GDP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经济实力的巨大进步中得到了全面提高。这些都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2008年开始,我国汽车行业就在世界并购市场上异军突起,成为了海外并购领域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但由于我国汽车企业经验的不足、风险意识的薄弱,在海外并购中遭遇了诸多问题和风险。所以在此背景下,研究目的如下: 1、探索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其具体表现。 分析和总结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问题、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并购目标选择特点。在行业背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产生的过程,将风险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对并购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归纳总结。 2、用典型案例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用案例分析加深对各类风险的理解,对整个行业起到警示作用。上汽并购双龙的案例集中体现了海外并购的整合风险,吉利并购沃尔沃集中体现了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从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中对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二、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 本文以海外并购风险为主题,结合汽车行业特征,对我国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风险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本章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思路及框架,得出了研究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问题的必要性。 第二章,文献综述。分别对并购动因、并购的目标选择、并购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的现有研究内容进行梳理,进而做出总结和归纳。 第三章,行业背景介绍。本章从我国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历史入手,全面的介绍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所在,实施海外并购的内在动因和外在条件,选择并购目标的特殊性等,为接下来的理论分析做行业背景支撑。 第四章,理论分析。理论分析部分详细梳理了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产生的原因、过程,再将海外并购风险分为了环境风险、整合风险、财务风险三大类,并对每一类风险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和阐述。 第五章,案例分析。结合理论,对上汽并购双龙汽车和吉利并购沃尔沃海外并购中的风险,尤其是两个案例所体现的整合风险、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总结。 第六章,风险应对建议。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海外并购风险的防范建议。三、论文主要贡献与不足 笔者希望通过结合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探索出国内汽车企业海外并购中所面临的风险,使其在激烈的国际并购市场中能够提高并购成功率,尤其是交易完成后的整合成功,为汽车行业乃至其它领域的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本文是立足于我国汽车行业状况,对海外并购风险问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风险的产生与汽车行业本身息息相关。在从汽车行业的现状问题,到海外并购的动因,再到目标选择整个并购前期的过程分析中,得出了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产生的原因。即目标选择是导致风险的直接原因,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是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将这些导致失败的风险因素分为了环境风险、整合风险、财务风险,并对这些风险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归纳总结。 2、选取了上汽并购双龙和吉利并购沃尔沃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研究。从案例的分析和启示中,发现我国汽车企业在踏出国门的时候,整合风险和财务风险问题非常明显,必须要加以重点考虑。希望帮助其他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更好地认清风险、防范风险,以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 3、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三类风险,得出了防范规避风险的建议。 由于本人写作水平的问题和收集的资料有限,案例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对于提出的相关建议也不够细化、具体。
【图文】:
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 3.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3.2.1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状况在我国,汽车生产商一般可以分为进口品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按用途主要可以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在不断的发展中,市场上这两类车的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21世纪初两者产销量基本一样,商用车近几年也基本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少量增长,但乘用车的产销量增幅很大,与商用车的差距越来越明显。2000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约占总产销量的一半,2012年比值均超过80%。欧美国家早就实现了乘用车的主体市场地位,所以乘用车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跃升为世界汽车产销量排名第一的大国。1800 -p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图3.1我国汽车产量结构变化图1 (汽车产量单位:万辆)‘注:资料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14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471;F271
本文编号:2526020
【图文】:
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 3.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3.2.1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状况在我国,汽车生产商一般可以分为进口品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按用途主要可以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在不断的发展中,市场上这两类车的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21世纪初两者产销量基本一样,商用车近几年也基本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少量增长,但乘用车的产销量增幅很大,与商用车的差距越来越明显。2000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约占总产销量的一半,2012年比值均超过80%。欧美国家早就实现了乘用车的主体市场地位,所以乘用车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跃升为世界汽车产销量排名第一的大国。1800 -p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图3.1我国汽车产量结构变化图1 (汽车产量单位:万辆)‘注:资料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14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471;F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共荣,艾志群;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2 张勇军;;基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的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年01期
3 王文创;陈泰锋;;关于建立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08期
4 殷焕武;蔺志成;;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技术并购目标企业评价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09期
5 池国华;乔晓婷;;海外并购中的政治风险——由北汽竞购欧宝公司失利引发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1年07期
6 彭琳;王春雷;;成长性视角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郭旭东;;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8 蒋长流,熊小奇;制度风险是我国海外投资的瓶颈[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5期
9 顾露露;Robert Reed;;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10 于丁一;;国有企业国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0年16期
本文编号:2526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52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