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顾客品牌权益的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08:13

  本文关键词:基于顾客品牌权益的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智能手机品牌发展十分迅速,以华为和小米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而且还壮大民族手机品牌的威望,提高了国产智能手机的社会影响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国内智能手机品牌与国外知名手机品牌苹果相比,其溢价能力还是比较低,国内智能手机品牌主要是走中低端路线,价格以1000-2000为主,从国际市场上看,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远远低于三星和苹果。此外手机品牌市场格局风云变幻,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前有风靡一时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最终惨淡收场,随之而来三星手机席卷中国市场,但未历时之久,三星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严重下滑,在2015年度,三星在国内市场已经跌破前五名。尽管手机的需求量不断新增,但是推动需求量的增长还是源于消费者对手机更新换代的需求。因此在这种竞争环境中我国智能手机品牌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在于品牌是否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满足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进而在抢占市场方面和获取溢价方面强于其他对手,而品牌权益反映的正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偏好度,以及对自己偏好的品牌溢价支付的表现。它是侧重于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对品牌价值的理解,同时又是品牌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基于顾客的品牌权益视角,构建了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的测评体系模型,包括4个一级指标(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度、品牌美誉度、品牌知名度),以及18个二级指标。并运用熵权法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其中品牌知名度的权重为0.2168,品牌联想度的权重为0.1842,品牌美誉度的权重为0.3799,品牌忠诚度的权重为0.2191,并最终选取了我国市场上的五个手机品牌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指标体系的实用性,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消费者对五大手机品牌在各二级指标上的评价得分并结合熵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了五大手机品牌的综合评价值,其中苹果为81.1023,华为的是74.6475,小米的为73.0878,OPPO的为67.2007,魅族的为64.1973,其综合评价值依次排名为苹果、华为、小米、OPPO和魅族,通过其最终综合结果发现五大品牌在各级指标以及最终得分都具有较显著的差异,并与实际大致吻合,表明了从顾客角度以品牌权益为中心衡量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是可行的。
【关键词】:品牌权益 品牌竞争力 评价指标 智能手机品牌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2;F426.6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际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11-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论文创新点13-15
  • 2.国内外文献综述15-25
  • 2.1 品牌竞争力文献综述15-20
  • 2.1.1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15-17
  • 2.1.2 品牌竞争力的驱动因素17-19
  • 2.1.3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9-20
  • 2.2 手机品牌竞争力相关研究20-21
  • 2.3 品牌权益理论21-23
  • 2.3.1 国外品牌权益理论综述21-22
  • 2.3.2 国内品牌权益理论综述22-23
  • 2.4 品牌权益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23-25
  • 3.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25-41
  • 3.1 评价方法运用的原则25
  • 3.2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验证25-34
  • 3.2.1 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25-29
  • 3.2.2 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29-34
  • 3.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34-38
  • 3.3.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熵权法34-36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36-38
  • 3.4 综合评价值计算方法38-41
  • 4.我国市场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41-53
  • 4.1 我国市场五个主要手机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研究41-49
  • 4.2 我国市场五个主要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对比分析49-53
  • 5.研究结论和营销建议53-59
  • 5.1 结论53
  • 5.2 我国市场智能手机品牌竞争力提升建议53-58
  • 5.2.1 促进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54
  • 5.2.2 提升品牌质量,,完善品牌性能54-55
  • 5.2.3 关注用户体验,维系消费者情感连接55-56
  • 5.2.4 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56
  • 5.2.5 塑造品牌个性,提高品牌联想度56-57
  • 5.2.6 加强产品的创新,提高品牌溢价能力57-58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58-59
  • 5.3.1 研究局限58
  • 5.3.2 研究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3-64
  • 附录B 调查问卷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石兰;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亟待提升[J];软科学;2003年03期

2 刘石兰,黄友松;我国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品牌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J];商学院;2004年01期

4 宋京;品牌经营与品牌竞争力的提高[J];企业活力;2004年03期

5 ;中国2003品牌竞争力调查报告揭晓[J];牙膏工业;2004年01期

6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源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0期

7 王莉;;试析当前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年28期

8 张倩;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弱在何处?[J];技术与市场;2005年02期

9 陈秋红;周发明;;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J];现代企业;2006年01期

10 孙苏;;构建具有强势品牌竞争力的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礼茂;贺蕾;;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希宋;姜喜龙;;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品牌竞争力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谢军;;品牌竞争力与企业社会责任[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4 何晓燕;;打造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海鹏;李玉龙;;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研究:量表开发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代红;;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化定位[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大立;谌飞龙;;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沈卓跃;;中华品牌竞争力分析初探[A];上海市烟草系统2012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经济管理类)[C];2012年

9 李祺;朱燕波;;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徐希燕;曹飞;;规模、创新与企业品牌竞争力[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立京 徐晓然;围绕自主创新 提升品牌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文雪梅;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推出[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商报记者 吴辰光;数字化应用将加大企业品牌竞争力[N];北京商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马飞;人福提炼品牌竞争力[N];医药经济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宋斌斌;李毅中:提升品牌竞争力是促工业升级重要举措[N];中国工业报;2013年

6 见习记者 杨骏 实习生 张定芳;提高品牌竞争力 减少服务业审批[N];重庆日报;2013年

7 李宁 本报记者 王旭;不断提高“长宁制造”的品牌竞争力[N];宜宾日报;2014年

8 记者 郑世繁 通讯员 王满龙;赤城提升劳务输出品牌竞争力[N];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

9 原正军;品牌竞争力七大“软肋”[N];中国财经报;2005年

10 徐桂梅 翟敬花;提升品牌竞争力[N];吉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颖;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竞争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放;企业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4 吕艳玲;服务品牌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蒋t熎

本文编号:265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65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