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面板计量模型的广西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9 20:09
   能源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的是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而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使得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尖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与节能减排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国经济永续发展。广西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战略地,其经济不仅要求量的快速增长,更要保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但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大量消耗能源,还存在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阻碍广西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改变广西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让各产业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广西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广西产业结构演变。随着广西产业结构的演变,广西经济增长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这对广西能源消费有什么影响?本文研究广西产业结构演变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本文以2010-2016年为样本区间的广西14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运用文献分析、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广西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文章先对2010-2016年广西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经济迅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均高于全国生产总值指数,经济发展势态较好;产业结构发展正顺着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正由低水平向高度化演变;随着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GDP不断增长,因此认为经济的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增加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广西第三产业的拉动下,能源消费速度在缓慢降低。通过面板计量分析方法揭示广西的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中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单向原因,产业结构演变与能源消费之间的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但考虑到样本区间较短,因此以产业结构演变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为自变量对广西能源消费增长量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根据模型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在适应广西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以最少的能源消费创造最大的经济增长,二是各市应该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以此保证广西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127;F426.2
【部分图文】:

折线图,生产总值,广西,折线图


共同影响 GDP 增长。广西下辖 14 个地级市,以南宁为首府,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如图 3.1 所示。由图3.2 可知,广西 14 个地级市 2010-2016 年地区生产总值逐年稳步增长,说明广西各市经济都有根据自身条件较好发展,其中首府南宁市的 GDP 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贺州市 GDP 排名最后,地区生产总值较为突出的是柳州、桂林和玉林,说明南宁、柳州、桂林和玉林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良好,贺州经济发展较落后。从斜率来看,除梧州和百色外,其他城市的地区GDP增速较为稳定,由表3.3计算可知,2010-2016年,1-14号城市平均增速为12.77%

折线图,广西,折线图


生产总值按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各产业的构成即为产业结构。画出广西 2010-2016 年各产业产值的折线图,可清晰看出各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如图 3.3。从图 3.3 可看出,2010-2016 年广西的各产业产值不断增加,其中第二、三产业增速较快,由 2010 年的 4504.52 亿元、3395.25 亿元增长到 8363.92 亿元、7214.59 亿元,增长值分别为 3859.4 亿元,3819.34 亿元,而第一产业增长趋于平缓,2010-2016 年仅增长1111.33 亿元。图 3.3 广西 2010-2016 年各产业产值折线图通过比较广西各产业占比的演变过程可得出广西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观察图 3.4 发现,2010-2016 年广西的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折线图,产业结构演变,广西,占比


1111.33 亿元。图 3.3 广西 2010-2016 年各产业产值折线图通过比较广西各产业占比的演变过程可得出广西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观察图 3.4 发现,2010-2016 年广西的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第二、三产业占比之和超过 80%。第一产业比重低且在还不断降低,2016 年仅占地区 GDP 的 15.12%。第二产业比重保持主导地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13 年占比最高为 48.59%,2016 年占比最低为 45.57%,第三产业占比在 2010-2013 年略有回落后迅速增大,由 2013 的 34.73%迅速增为 39.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峥;姜欣;;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问题分析[J];创新;2012年01期

2 方春英;;湖北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勇;王莹;高建华;;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3期

4 尹豪;;美国产业结构演变比较研究的力作——评《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及与欧盟比较研究》[J];人口学刊;2007年01期

5 蔚W毣

本文编号:2815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815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