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五洋建设集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08:50
   在2014年债券市场出现了第一支违约债券“11超日债”以后,债券违约事件便开始大量出现。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5五洋债”和“15五洋02”,是在证监会降低了债券发行人标准要求以后,首支违约的“小公募”债。本文以此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五洋建设集团债券违约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总结出债务违约启示。五洋债在发行时,主体信用和债项信用都是AA级,甚至在债券发生违约前四个月时,五洋债的信用等级还在AA级,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五洋建设集团和五洋债的信用评级发生断崖式降级,这期间不断爆出证监会和上交所对五洋建设集团的处罚,这是因为五洋建设集团经营状况在这几个发生了突变,还是这只是背后潜藏暗流的爆发?五洋建设集团接近违约时,被发现这个企业存在信息披露造假,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信息造假的企业能够成功发行债券?本文将梳理这些问题,并给出作者对此的思考。首先,简单介绍了五洋建设集团的基本情况,并详细回顾和梳理了债券违约的过程;第二,为了探寻五洋建设集团债务违约的原因,文章分别从五洋建设集团内部和外部寻找答案。内部原因主要从五洋建设集团的财务风险、融资能力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五洋建设集团在这三个方面均存在问题,比如流动资产质量恶化、融资性现金流下降以及公司合规经营等一些问题。外部原因主要从建筑业的行业状况、评级机构和债券承销商三个方面入手,发现五洋债违约跟建筑业行业背景、评级机构评级不完善和承销商未尽职有关;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了要提高企业财务质量、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和完善债券发行监督机制的启示。作者也希望能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学位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51;F426.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相关理论及我国债券违约情况介绍
    2.1 债券违约理论介绍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情况介绍
        2.2.1 违约债券类型
        2.2.2 违约债券行业
3.五洋建设集团债券违约案例介绍
    3.1 五洋建设集团简介
        3.1.1 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
            3.1.1.1 成立历史
            3.1.1.2 经营范围
        3.1.2 公司业务情况及经营现状介绍
    3.2 五洋建设集团债券介绍
        3.2.1 债券基本信息
        3.2.2 银行借款情况
    3.3 债券违约过程回顾
4.五洋建设集团债券违约原因分析
    4.1 债券违约的内部原因分析
        4.1.1 公司财务风险大
            4.1.1.1 资产质量恶化
            4.1.1.2 现金流状况紧张
            4.1.1.3 资金周转率降低
        4.1.2 公司融资能力降低
            4.1.2.1 筹资能力减弱
            4.1.2.2 银行的授信额减少
        4.1.3 公司存在恶意失信行为
            4.1.3.1 挪用募集资金
            4.1.3.2 不遵守商业规则
            4.1.3.3 信息披露存在缺陷
    4.2 债券违约的外部原因分析
        4.2.1 建筑业面临的不利因素
            4.2.1.1 原材料价格波动
            4.2.1.2 劳动力成本加大
            4.2.1.3 作业事故率上升
        4.2.2 信用评级不完善
            4.2.2.1 评级机构有包庇嫌疑
            4.2.2.2 评级机构反应慢
        4.2.3 承销商未认真履职
            4.2.3.1 未核实发行人失信情况
            4.2.3.2 未核对债券募集说明书信息真实性
5. 五洋建设集团债券违约案的启示
    5.1 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5.1.1 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5.1.2 企业要合理确定融资总量
        5.1.3 经营策略要合理扩张
    5.2 企业要拓宽融资渠道
        5.2.1 发展内源融资
        5.2.2 发展融资租赁
        5.2.3 发展股权融资
    5.3 督促企业合规经营
        5.3.1 加强信息批露制度执行力
        5.3.2 明确计划募集资金滥用行为法律责任
        5.3.3 加强对高管人员的教育
    5.4 完善债券发行监督机制
        5.4.1 完善承销商的声誉等级排名制
        5.4.2 健全对承销商的违规行为惩处机制
        5.4.3 完善信用评级规范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世伟;李锦成;;信用风险度量、债券违约预测与结构化模型扩展[J];证券市场导报;2015年10期

2 杜国庆;;债券违约风险市场化处置机制研究[J];西部金融;2015年08期

3 刘晓琴;;国内近期债券违约危机事件回顾与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年06期

4 鲁梦琴;;后违约时代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问题——基于“11超日债”事件的案例分析[J];商业会计;2014年14期

5 罗维;;超日债券违约原因分析及其影响[J];商;2014年13期

6 周梅;刘传哲;;信用类债券的政府信用及违约承担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7 温海宁;;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23期

8 谢仍明;马亚西;;信用债市场实质违约离我们有多远?——2011年以来中国信用事件评析与2013年展望[J];银行家;2013年01期

9 陈卫灵;;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年01期

10 董乃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828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828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