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产业链国际贸易网络的中国优势矿产资源全球贸易格局和竞争力——以钨为例

发布时间:2020-11-16 09:33
   为深入研究优势矿产资源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国际贸易的格局和特征,识别中国在产业链各阶段的贸易竞争优势和潜在问题,本文以钨为例,选取了2009—2018年Uncomtrade商品名称中含钨关键词的钨矿和钨精矿、钨酸盐、钨铁合金和钨制品四大类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构建了国家(地区)间贸易网络,从贸易额、产业集中度类型等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别钨产品国际贸易的整体格局和演化趋势,并根据C8寡占成员的演化情况选取了稳居寡占名单的国家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寡占优势、中介控制优势、出口结构等方面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钨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少数国家掌握着极大的贸易量的现象;中国具有贸易中介控制力竞争优势的是钨矿,而具有寡占竞争优势的主要是中下游产品,且总体上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倒U型特征,同时中国具有出口分散渠道方面较好的优势以及中介控制能力的劣势。中国想要实现与自身资源禀赋和加工生产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仍需要基于现有寡占竞争力,在精细化产品加工、中介控制能力等方面提升竞争力。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各环节竞争优势横纵向对比提出了相关建议,为量化分析钨产业链不同环节存在问题和潜在风险提供了基础。
【部分图文】:

趋势图,总贸易,产业链,全球


基于钨产业链各环节产品贸易网络的结构参数对全球总体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在各环节贸易额方面,钨矿、钨酸盐、钨铁合金总体呈现相似的千万美元贸易额,且存在2014年前的贸易额不断上升周期、2014—2016年期间的贸易额不断下降周期和2016—2018年的低位运行的周期性特征。钨制品的贸易额量级要远大于其他3类产品,其贸易额演化趋势总体分为4个阶段:2011年前属于上升期,2011—2014年属于高位运行期,2014—2016处于下降期,2016年后则进入了探底后的快速回升阶段(图1)。在市场/产业集中度方面,全球钨矿产业链各主要环节产品均处在寡占型的市场环境中,除上游钨矿从低集中寡占型快速上升到极高寡占型外,中下游环节均持续处于极高寡占型的市场环境中,即钨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少数国家掌握着极大贸易量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钨酸盐和钨铁合金两类产品贸易关系中更为明显(图2)。3.1.2 全球钨产业链贸易寡占国家成员演化趋势

趋势图,产品市场,产业链,全球


根据全球钨矿贸易出口C8寡占名单中的国家(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可以发现,钨矿C8成员国(表1)总体可以分为4类:(1)持续高出口额国家,如俄罗斯、玻利维亚、葡萄牙;(2)前期出口额高,后期出口额降低的国家,如加拿大、中国、秘鲁、卢旺达等;(3)前期出口额低,后期出口额高的国家,如西班牙、美国、蒙古、英国;(4)偶发性排名靠前的国家(地区)(仅出现了一次),如越南、中国香港、荷兰、朝鲜、韩国等。此外,未细化分类的“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量在2016年以前也居高不下。高出口额的国家(地区)主要为资源禀赋高和中介转口贸易类的国家(地区),而加拿大、中国等贸易额的降低主要是国内政策的变化和下游产业的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叠加。钨酸盐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国家相对比较稳定(表2),集中在中国、美国、德国、荷兰和越南等国。总体上中国在钨酸盐出口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排名不断降低,但仍在C8名单中,而越南钨酸盐的出口能力不断增强,与中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竞争的趋势。荷兰作为中介转口贸易类国家,承载着欧洲大陆的贸易通道的角色,始终处于C8名单,虽然排名略有下降,但是总体上地位比较稳定。德国作为下游钨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在钨酸盐的出口贸易方面也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示意图,名单,产业链,国家


选取了各环节排名比较靠前且稳定在寡占成员名单中的国家(地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图3)。除了中国外,钨矿选取了俄罗斯、玻利维亚、葡萄牙以及早期排名靠前的加拿大;钨酸盐选取了美国、德国、荷兰和越南;钨铁合金选取了越南、荷兰、德国、巴西;钨制品选取了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韩国和英国。(1)中国与典型国家钨矿贸易出口竞争力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非洲优势矿产资源分布图[J];中国地质;2018年05期

2 孙志伟;李闯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优势矿产资源判定[J];中国矿业;2012年05期

3 蔡金水;“十一五”规划应强调保护运用好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J];北京观察;2005年11期

4 戴志雄;;开发利用保护优势矿产资源[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年11期

5 汪荣敏;;重庆市优势矿产资源发展探讨[J];科学咨询;2005年09期

6 梁振杰,李新玉,贾文龙;山东省优势矿产资源转化战略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1期

7 梁振杰,李新玉,贾文龙;山东省优势矿产资源转化战略探讨[J];资源·产业;2003年05期

8 黄仲权;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发展基础工业[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6年01期

9 童光庆;;优势矿产资源的评判标准及其开发[J];开发研究;1996年02期

10 ;把能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专家陈甲斌谈如何加强优势矿产资源管理[J];稀土信息;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战彦领;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付东;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及制度安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袁迎菊;煤炭产业链低碳演化机理及路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于立宏;需求波动下的中国煤电产业链纵向安排与经济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洋;四川煤运电产业链运行特征和运行效率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韩琪;煤炭战略新兴产业链演化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张伟;煤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博弈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董海侠;辽宁省矿产资源综合评价[D];东北大学;2009年

5 马福杰;基于工业共生的煤炭产业链网设计及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彭素霞;新疆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经济评价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白雪;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

8 李艳;中国煤产业链经济波动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9 闫乾峰;基于产业链的煤炭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10 谭巨阳;河池市矿产资源开发总体目标与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85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885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